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对某些父母而言,孩子的到来,不过是生活中的一场意外。他们没有学习的机会,仅有的经验,也只是从他们父辈那里得来的。
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往往使他们无法成为合格的父母。他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不但没有给子女应有的支持和关爱,甚至用各种方式,有意无意地虐待子女,让他们的成长充满艰辛和痛苦。
父母对孩子的虐待,主要有三种类型:身体虐待型、言语虐待型和性虐待型。
首先,身体虐待型父母,会对子女的身心造成极大损害。
年幼的孩子难免调皮捣蛋、闯祸惹事,父母教育他们是天经地义的。对孩子的正确引导,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一个各方面都比较完善的成年人。
然而,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坚信“不打不成器”的准则,动不动就以暴力的方式对待孩子,哪怕他并没有犯下什么大过错。
这种时候,他们的目的,或许就不再是教育孩子,而是发泄自己的压力或焦虑,把孩子当成出气对象。
作者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总结出身体虐待型父母身上的一些共同点:
第一,他们都极度缺乏自控力,每逢有负面情绪需要发泄,就会对孩子动粗;
第二,他们往往生长于充满暴力的家庭,其虐童行为正是对自己童年体验和感悟的重演;
第三,他们许多人是带着严重的情感缺陷和需求不满步入成年的,在情感层面上他们还只是孩子;
他们把子女当作父母的替代品,企图从子女身上寻求父母从未给自己的情感满足,一旦这种需求没能得到满足,他们就会被激怒,进而将怒火以暴力形式发泄到子女身上。
第四,许多虐童者也有酗酒或吸毒方面的原因。
总之,那些在身体上虐待孩子的父母,可能有过不幸的童年经历,或者在生活中挫败失意,受到种种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同时,在家庭的暴力行为中,常常存在一种“被动的虐待者”,指的是那些出于恐惧、依赖或努力维持家庭现状等原因,而默默允许暴力发生的家长。
当孩子受到另一半的暴力对待时,这些人的袖手旁观,使他们成为了帮凶。事实上,这些被动的虐待者同样残酷,因为他们遗弃了自己的孩子,任由孩子陷入恐惧与痛苦的深渊。
另外,受到虐待的孩子,还会成为家庭秘密的守护者。
出于种种原因,他们为父母的暴行保密,也因此拒绝了外界的帮助,独自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书中举到一个案例。
凯特的父亲是成功的银行家和虔诚的基督徒。在外人眼中,她的家庭幸福美满,然而,父亲脾气暴躁,经常和母亲吵架,每次吵架后,他会用皮带疯狂抽打凯特来发泄自己的愤怒。
如果凯特有任何躲藏行为,父亲的怒气更甚,手段也更加残暴。
为了维持“完美家庭”的假象,凯特从不敢把父亲的行为告诉别人。她承受着父亲随时爆发的怒气,时时生活在威胁之中,并把这种恐惧带到了自己的成年生活里。
她不敢结婚,也无法与人维持良好的关系,总是在自我否定、自我厌恶。虽然她逃离了父亲身体的虐待,但来自自身的情感虐待依然折磨着她。
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他们成年后同别人交往并建立关系的基础。
那些饱受家庭暴力的孩子,通常会感到自卑和焦虑,对外部世界充满了不信任感,在亲密关系中也缺乏安全感。他们的生活模式,往往充斥着破裂的关系、缺失的自信、强烈的无力感、难以抗拒的恐惧以及无名的怒火。
其次,言语上的虐待,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难以估量。
年幼的孩子缺乏分辨能力,如果父母经常对他们进行贬损地评价和轻蔑地指责,会向孩子传递非常糟糕的自我评价信息,并严重破坏他们将来的幸福。
这种频繁对孩子的外表、智力、能力或作为人的价值等方面进行言语层面攻击的父母,就属于言语虐待型父母。
言语虐待型父母有两种不同的行事风格:
第一,有的父母会用恶毒的语言贬损孩子。比如,他们会骂孩子蠢笨、没用或自私,孩子犯了一点小错,或是没能达到他们的要求,就会招来一顿责骂。
并且,他们通常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把言语虐待包装为诚心教导,以此堂而皇之地伤害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会严重受损。
第二,有的父母,则会采用间接的方式。他们通过取笑、挖苦或者取侮辱性的绰号,来对孩子发起攻击,这种方式通常被披上了幽默的外衣,看起来就是玩笑。
然而,无论这些父母的本意如何,孩子都会将其当作对自己的真实评价,潜移默化之中,孩子会变得羞怯和自卑,无法应对正常的人际交往。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名叫菲尔的牙医,由于童年时总是受到父亲的嘲弄,形成了过度敏感的性格,成年之后,无论别人说什么,他总觉得是在嘲笑自己,他晚上经常失眠,不断想着白天大家对自己说的话,解读出负面含义。
同时,为了自我保护,他竭力避免和别人打交道,也很难信任别人,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父母对孩子发起言语攻击的原因很多,书中提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争强好胜的父母,会因为子女的逐渐长大、超越自己而感到恐慌。
他们通过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限制他们的成长,来保持自己的优越感。
比如,母亲会因而女儿开始长成女人,而自己年纪渐长、美貌不再而心生恐慌,将女儿视为竞争对手,时常贬低她们,尤其是在自己丈夫面前。
其次,追求完美的父母,会因为子女没有达成自己的期望而恶语相向。
这些父母通常会为孩子设立不切实际的目标,他们似乎活在这样的幻想之中:
“如果能督促孩子做到十全十美,他们便是完美的一家人。”
实际上,这些父母因为能力有限,无法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于是把维系家庭的责任推给孩子。一旦孩子无法做到,就会成为引发家庭矛盾的罪魁祸首,承受来自父母的责难。
在追求完美的父母的逼迫下,孩子要么拼尽全力,活得战战兢兢,要么因为无法做到完美,在压力之下破罐子破摔,变得自暴自弃。
作者指出,言语虐待不仅严重损害了孩子作为一个可爱的、有价值的、有能力的人的正当的自我认知,还会对他的生存方式及成就价值产生必然的负面预期。
最后,性虐待型父母,会给孩子的一生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法律上对乱伦的定义比较狭窄,指的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发生的性行为。但在心理学上,乱伦所涵盖的行为和关系的范围更加广泛,比如以唤起侵害者性兴奋为目的而进行的与孩童的身体接触,等等。
侵害者除了和孩童有血缘关系的人,也可能是继父母等其他家庭成员。
除了生理上的乱伦,心理乱伦也会对孩子造成危害,比如偷窥孩子更衣、洗澡、反复向孩子说些具有挑逗性或色情的话之类的行为。
由于乱伦行为的宽泛性和微妙性,许多孩童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乱伦行为的受害者。
由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往往处于权威地位,孩童没有办法反抗他们的性虐待。随着孩童逐渐长大,他们能够摆脱性虐待,然而,他们几乎无法摆脱自己无能、无用、罪孽深重的感觉,也无法适应正常的两性关系。
书中举到一个案例。
童年时,康妮受到了父亲的性侵害。由于害怕失去父亲和家庭,她对母亲隐瞒了这件事,也因此充满了自我厌恶感和罪恶感。
成年之后,康妮在恋爱中总是不自觉地重复和父亲的关系模式,容易喜欢上暴虐冷漠的男人,并因此伤痕累累。
作者指出,因为康妮与男人(父亲)建立起的第一段关系中充满了背叛和利用,在她心里,爱和虐待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
成年以后,她会被那些可以让她重温熟悉情景的男人所吸引,包含着关爱和尊重的、健康的恋爱关系反而会令她感到不自在,因为这与她对自己的认知不符。
同时,乱伦受害者也可能对性怀有强烈的厌恶情绪,或者因为自己在性生活中产生的愉悦感而感到罪恶。乱伦受害者总是忧虑重重,为了抑制因乱伦而生的内心矛盾,他们也容易患上抑郁症。
无论父母用怎样的方式虐待孩子,他们的行为,都会对孩子的一生贻害无穷。那么,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固有的观念和规矩,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毒害子女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