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护父亲的这几天,怎么觉得父亲越来越“小”了。
一点点小事都要和母亲争论不休,原来一直很明事理的父亲现在显得有些“胡搅蛮缠”,颇有点“不讲道理”的意味。
以前就听说过有“老小孩”这一现象,于是上网一查,原来“老小孩”现象是人们进入老年期的正常心理变化,符合自然规律,具体原因如下:
1.生理原因,“老小孩”的形成是“高层指挥”的失控所致。由于自然的衰老,导致大脑功能的退化。正常老年人的大脑比成人缩小了5%-10%,同时大脑功能相应衰退,尤其是大脑的神经抑制功能下降。这就导致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下降、神经抑制功能下降,从而表现出类似孩童的行为。
2. 心理原因,老年人的正常需求难以满足,而导致的“退行性行为”。中国家庭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子女都在外求学或工作,根本没有时间陪伴老人,更没有精力注意老年人的沟通、关爱等心理需求。这就可能导致老人,用某些“幼稚”的行为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与不满。
3. 个体差异,一般来讲,那些文化层次较高、从事脑力劳动、经常用脑的老年人不容易变成“老小孩”,那些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时俱进的老年人也不容易成为“老小孩”。
同时也查阅资料,知道了一些和“老小孩”一样老人的相处方式:
首先,作为子女不要总是打着爱的旗号,给父母买这买那,用那些冰冷的物质来充实父母的心房。如果要买东西,可以买那些父母最需要的,比如助听器、智能手机(与孩子们聊天用)以及与父母爱好相关的东西。
其次,作为子女一定要在尊重、平等、宽容的心态下与老人进行定期的沟通,尽量做到当面沟通,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通过电话、视频沟通,在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语速慢、态度好;多聆听,有耐心;少争辩,不较真;有爱意,多表达。
最后,一定要在精神上多多支持父母。很多时候精神上的共鸣,远远胜过物质上的给予。作为子女,可以多参与父母喜欢的事情、多与父母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多谈谈自己的感受,在生活、工作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多向父母请教,这样可以让父母感受真正的关心、爱护、尊重和被需要。
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我突然明白了父亲近几日的种种“不正常”的反应了,原来这些都是老年人的正常反应,父亲一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这几日一直躺着病床上不是输液就是做各种检查,躺的实在是难受,所以和我们“胡搅蛮缠”也属正常,再加上每天几乎要输八九瓶液体,在各种药物的刺激下,头脑显得糊里糊涂也可以理解。
而我们做儿女的一定要耐心的陪护,让生病的父亲尽量的减少病痛的折磨,同时也要注意陪护的方式,尽量在平等、尊重、宽容的心态下好好的和父亲进行交流,自己有什么事情可以真诚的和他交流,让父亲明白,他依然是孩子们的一片天,什么时候他都是被需要的。
照顾“老小孩”的时候,一定将心比心,想想他们在我们小的时候如何一点点的将我们养大成人的,所谓您养我小,我陪您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