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内心很平静,会有那种不自觉地想一直读下去的欲望,甚至希望这本书不要完结。
读完后整理笔记时却思绪混乱了,似乎有很多想说的话,似乎又说不出什么有条理又深刻的感悟。
《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故事的讲述方式是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进行的。以一天的时间变化为章节,由“上部:清晨;中部:正午;下部:黄昏和尾声:半个月亮”四部分组成。
*本书是由真实故事改编,主人公“我”原型玛利亚·索老人于2022年8月去世,享年101岁。
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被作者的笔触所吸引,仿佛自己就置身于火塘前,听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奶奶讲他们那个时代的故事,诉说着雨和雪、火种与神灵、森林与驯鹿、人性的温暖与善良,诉说着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
老人见证了额尔古纳河的九十多载春秋,见证了整个鄂温克部落的岁月变迁,她的故事,也是整个鄂温克部落生活的缩影。
“上部:清晨”
每一天的清晨都是充满希望的,书中展现的部落也是如此。充满灵性的驯鹿,物产丰茂的山川、绵长的河流,新生命的降临,夜晚的星星月亮,让部落里充满生机。文字里的色彩是清新不沉闷的。
“中部:正午”
正午是一天的顶点,也是这个部落的辉煌时期。大自然的天然条件,教会了鄂温克族的人们怎样应对四季变迁。他们运用自身的智慧,为了整个部落的生存,和雪灾、瘟疫、战争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下部:黄昏”
进入了一天的尾声。由于社会的改变,新型生活方式的冲击,让这个古老民族也不得不面对新生活的选择,很多人不得不选择下山定居。看似迎来了更好的新生活,但是对于部落之外的人而言,他们很难理解自然、森林、驯鹿对鄂温克族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尾声:半个月亮”
总有一些人的结局是不知道的,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却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
作者的笔触温柔而有力量,仿佛如额尔古纳河的水一样,文字静静流淌,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毕竟有的时候,安静也能震耳欲聋。
世间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有生命周期。一天的时间分为清晨、正午、黄昏、夜晚,人的一生也是一样,一个部落的命运也同样具有。
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内心虽然会跟着故事中的美好与坎坷起伏,会喜悦悲伤紧张,但是最终内心还是能够归于平静,能够坦然接受故事中的“悲伤与变故”,就像是历尽千帆最终释怀一切,回归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简 单 书 摘
本书带给我的另一种感受是,主人公历尽艰辛仍然热爱自然与生命(或者说是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这体现在书中对生活的具体描述,一些我们见惯了的生活日常,在作者笔下化身的文字中,都溢出了浓烈的情感。
比如:“冬日的风中夹杂着野兽的叫声”、“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草儿直了直腰,伸出舌头舔了舔雨滴”
写“夕阳”:
“如果说夕阳是一面金色的鼓的话,这些晚霞就是悠悠鼓声了。”
“太阳落山了,天边涌现出几条橘黄的光带,那是太阳最后的几声呼吸。”
写“由秋到冬过渡的短暂”:
北部森林的秋天,就像一个脸皮薄的人,只要秋风多说了它几句,它就会沉下脸,抬腿就走。
写“傍晚由夜幕转黑”:
“不过在晴朗的夏夜,这种深灰持续不了多久,月亮和星星就会把它调和成深蓝色。”
文中有太多太多类似的描写,将日常的细节以这样生动的方式描写出来,会给人以生活的力量,恍然感觉:人间值得。
文章通过老人的个人视角,以小见大,通过细腻的文字展现了鄂温克族人民顽强的生命力,也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
我 的 疑 问
贯穿整本书的,还有一个是带有地域特色的宗教活动——萨满文化,这种宗教文化主要用于治病救人。
但是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对此会有一点存疑,因为自己实在不曾了解过这方面,比如在书中提到,萨满救了一个“本应该”去世的人,就会牺牲掉自己一个亲人。他们像神灵一样,能够预测未来。
也许是因为从小所受教育的影响,我对此会持有半信半疑的态度。
我想,也许世间真的是有神灵的,可能神灵只庇护相信它的人。
但于我个人而言,我比较相信因果,相信世间万物是因果循环,善恶终会有结果。我会在日常生活中因此约束自己,尽最大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善良、有原则的人。
生活中,迷茫似乎是常态,“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或者我们无力控制什么,不妨专注当下,过好当下每一天。
关于鄂温克族的故事,老奶奶讲了一整天,我读完这本书花的时间,也几乎为期一天。
内心情绪也跟随故事里的人物跌宕起伏,读完的那一刻,感觉有一些小失落,因为感觉故事还没听够,就结束了。
虽然有悲有喜,有开心有难过,但是到最后,内心所有的情绪都归于平淡,就像内心经历喧嚣之后,万籁俱寂。
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却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对尾声的不确定性,才让生活中世间的我们对生活多一份热爱,对自然多一份敬畏。
新宇:
“百日共读计划”二期成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