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笔记
读古知今,过去何曾不是现在

读古知今,过去何曾不是现在

作者: 壹青木 | 来源:发表于2016-11-16 16:16 被阅读51次

前记:有人努力写自己的作品,替他们的时代增添光彩;有人贪得无厌,只知道面包越多越好,却像虫子一样无声无息地死去。(薄伽丘《十日谈》)

实在太喜欢黄永玉先生的文字,明了有趣又不乏深度,爱屋及乌,他作品中推崇的书我会尽量找来看。譬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十日谈》,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两书虽历史久远,思想观念却历久弥新。

《十日谈》里的十位青年男女,通过讲述一个个的故事,颂扬爱情的美好,讽刺教会人士糜烂的生活。如以今天的三观衡量故事的标准,这些提倡爱情至上的故事,其实,80%都是讲出轨和小三。但回到当初的历史背景,教会的黑暗统治,提倡禁欲,实际教士阶层却过着淫乱的生活,你就会发现薄伽丘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先驱,文字如笔如刀,把教会阶层的丑陋面目晒在了阳光下。

《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相信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范进中举疯了,以及胡屠夫在范进中举前的势利表现,相信大多数人都还记忆犹新。古代对科举制度的重视,一旦上榜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的意气蓬发,何不让读书人趋之若鹜。其实,54岁才中举的范进多亏他的考师周进。周进之前是一位老师,生活落魄帮贩盐商人记账,参观贡院时因抑郁不得志嚎啕大哭。于是商人们凑钱让他赴考。当得知商人们愿意借钱给他时,周进马上跪地上向其磕头。现在有人评论其何等悲哀,竟向当时社会地位最低的商人叩头。看到此处,我却觉得商人们很有意气。

话说周进自己因为在科举上吃过亏,所以看范进文章时很认真,第一遍看时觉得狗屁不通,第二遍再看看出点儿味道,第三遍再看直呼字字珠玑。所以,范进以第一的名次中了相公。这是不是有点伯乐惜才的意思?

《儒林外史》整本书里描述更多的是读书人蝇营狗苟的丑态,生动的刻画让人不禁想到原来人性里渠名逐利的本性哪朝哪代都一样。书中也有一些人坚持独立精神终其一生,令人敬佩。

有人总爱怀念未曾经历过的过去,那时山清水秀人质朴善良。殊不知,人性在哪个时代都一样,过去的人何曾不是现在的人。大道至简,九九归于一心,自己的心。

相关文章

  • 读古知今,过去何曾不是现在

    前记:有人努力写自己的作品,替他们的时代增添光彩;有人贪得无厌,只知道面包越多越好,却像虫子一样无声无息地死去。(...

  • 【诗词知识连载】学诗百法 十五

    第四纲 章法 学诗百法之四十 抚今怀古法 过去为古,现在为今,既古既今,亦今亦古,此等诗须写得又缠绵又感慨,是人读...

  • 【原创】你知道吗?开发客户也要“拜码头”

    作者:外贸女匠(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授权)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 鉴以往可以知未来。 鉴古知今,说的是从过去的历史里面...

  • 知古明今

    “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肓瞽。”意思是:了解古代不了解现在,称为愚昧无知;了解现在不了解古代,称为...

  • 学古知今

    学古知今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讲到,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的扩大到认识一般的...

  • 鉴古知今

    昔石勒不知书,使人读史。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大惊曰:此法当失,何得有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余每感其事而喟...

  • 古与今

    古?为何?及过去。 今?为何?及现在。 古与今,思想之变, 文化巨变。 今晨,当天空中繁星点点。...

  • 五绝 红豆泛白

    古蕴伤心血,丹贞鸽眼惊。 今嫌颜色淡,何曾见浓情?

  • 我要开始读史啦

    读史以明智,知古以鉴今。 对于刚开始读书的我来说,读史真的太难了,想我初中的历史课都是睡过来的,不是不想听,而是大...

  • 阅史览今(一)

    对于历史,由古至今都有许多名人提出著名的词句,例如“读史使人明智”“鉴古识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等等。 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古知今,过去何曾不是现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xl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