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追寻他人,不如专注成长。大家好我是橙星,一个秉承终身学习的追星人,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期待你的点赞和关注。
汪曾祺先生在《慢煮生活》中写到:
“我以为,最美的日子,当时晨起侍花,闲来煮茶,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在这清浅时光里,一手烟火一首诗意,任窗外花开花落,云来云往,自是余味无穷,万般惬意。
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
朋友小杨是一个对自己人生很有规划的人。
考大学时,很多人想离家近也希望能和家人朋友有个照应,所以大部分选择了省内大学。
小杨却觉得老家信息闭塞发展缓慢,周围都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不会有什么进步~
于是当别人都在家门口上大学时,他不顾父母反对去了外省。
大学毕业后,在周围同学跟随大环境考研考编无限内卷时,
他又反其道而行之,义无反顾的去了心心念的北京。
所有人都以为小杨顶多待个一两年便会打道回府,谁曾想他一待就是八年。
八年期间,他从没有话语权只能跑腿打杂的小透明,到带团队独揽项目;
从不被信任到后来领导有啥事都会为他争取;从月薪2500到月薪30000~
这一步步的蜕变都是他用自己的双手一点点奋斗出来的~
那时的他成为了众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计划着一直在北京发展,但谁曾想突然爆发的yq成了小杨人生的转折点~
随处可见的围挡,时不时传来救护车的鸣笛声;一个月几十次的核酸检测~
突如其来的一切让小杨开始重新审视健康、家庭、生活~
他意识到原来平凡的呼吸、不以为然的感冒、不经意的擦肩~
都有可能为不可逆转的生命带来沉重打击~
对人生毫无掌控感的个人,就这样被推着向前走,越走越虚无~
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经过几个月的纠结与痛苦,小杨妥当处理了北京的一切,推着他刚来北京时的行李箱向车站出发。
那个行李箱里有他从北京往返家乡的几百张车票~
也有他曾经2个月坐了8次飞机出差5个城市的行程单~
某些泛白的车票是寄不出的乡愁,而某些是不想回到的过去。
回到家,小杨的生活变得规律起来~
每天三顿饭,顿顿都在饭点~睡觉也很规律,不再熬夜到凌晨~
和家人不再通过视频见面,每天都能体察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遛个狗晒个太阳,总能被大爷大妈们打趣的问到,多久结婚~
每次小杨总是幽默的说,快了快了,日子已经定好了,下一步就是找女朋友了~
大爷大妈总被这个大男孩逗得前仰后合~
而他也在和大爷大妈的对话中,逐渐接触到了社区的工作,
后来经过考试竟也成功当选了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长了一张能说会道的脸,没想到还真干起了需要能说会道的工作~
现在的他,比起在北京的时候,活得像人多了~
有天我问小杨吃饭,从离开北京回到家乡后悔吗?
他一脸坏笑,拍了拍鼓起的小肚腩,说道:
“看我现在的啤酒肚,你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