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有没有这么种情况?就是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就会生气~发脾气~大发脾气......但是,晚上等孩子睡着了还带着眼泪,甚至睡梦中还带着抽泣......看着这样的情形,我们的心都碎了,然后开始深深的自责:我是个坏妈妈,我为什么要这么焦虑?他只是个孩子呀,我应该准许他犯错误,让他在错误中成长。可是第二天,熊孩子还是那个熊孩子,熊妈妈还是那个熊妈妈!
导致这样的怪圈的原因呢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控制型人格导致控制型教育。
首先,这个现象很具有普遍性,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有一些控制型人格的,包括我自己。所以当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同病相怜,“病友”面对面,共同求进步发展。
以我们这代人为例,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和所给出的教育都是控制型教育。
控制型家长最明显的特征:即使孩子的决定是人畜无害的,只要是我看不惯就不行。
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大家可以默默地跟自己的日常行为或者父母的行为对号:
第一种,直接暴力型。你今天敢做这件事,我就敢打断你的腿。为什么?因为我是你爸爸......
第二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说话,就是让对方觉得,你要是不听我的话,你还懂事吗?你还算是个人吗?你就是对不起我。站在道德制高点说话的控制别人的人,句式一般是这样:
1.我这样都是为了你好……
2.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做决定的时候,不以我的感受为主,你的良心被狗吃了......
第三种,以受害者或者弱者的姿态去控制别人。“妈妈最近很难过,最近心脏也不好,晚上不吃安眠药都睡不着,但是没关系,你不用管我的,你去吧,追逐你的梦想吧……
那控制型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会有哪些缺陷呢?简单说几点吧:
1.孩子以后一定会发展成为控制型或者被控制型人格。当他面对一个强者的时候,他会情不自禁地变成被控制的人,就像他当年面对自己父母时的样子。当他面对一个比自己弱的人时,他会变成一个控制者,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比自己弱小的只有自己的孩子,那就继续“因果循环”下去,除非自己觉醒。
2.导致不健全的人格,非常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小时候,讨好的是自己的父母,想让父母说自己很乖很棒;长大后,就讨好周围的人,让大家觉得自己很好很棒!活着的目的不是让自己觉得自己很好很棒.....
这也就形成了很致命的第三点:
就是很多妈妈说的:为什么我总会容易很焦虑!那么容易易燃易爆炸?因为自我价值过于依赖外界的评价!而外界的评价是一个多元多变的因素。你的喜怒哀乐是建立在一个超级变量的基础上,是不受自己掌控的。有难以掌控感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不安全感!不安全感就会带来焦虑感。焦虑感就会让我们易燃易爆炸!
所以走出控制型人格的第一步,就是自我价值的提升和认可!也就是让自己变得有用!而且必须是自己觉得自己有用,而不是别人觉得你有用!在各个方面约不受别人控制的人越不会去控制别人!
第二就是要建立界限感!就是每次发脾气之前先考虑明白一个问题:我的事情/别人的事情、我的快乐/别人的快乐......
记录、反思、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