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性认同是指一个人通过投射让另一个人按照限定的方式做出一定的回应。投射性认同,首先是克莱因提出来的,后来有比昂延伸,投射性认同先有投射,另外还需要有两个人的关系。比如我是一个懦弱的人,但我不愿意承认我从你的身上看到了懦弱,这是投射跟你本身没有关系,但投射性认同就不一样了,我认为你是个懦弱的人,通过我的言行,让你做出了一定的行为,最终这种行为真的成了懦弱。
小王的升职梦想被老板粉碎,本来小王认为此事不一定是坏事,但是他潜意识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老板不喜欢他,故意为难他,他非常的不甘,所以在后来的上班中每天都会迟到一两个小时,最终激怒了老板,老板把他开除了,正好验证了老板不喜欢他的投射。投射性认同就是这样,你的投射使得你做出一定行为,诱导与限定他人做出了相应的行为,这个行为正好对方你的投射。
小李的妻子,因为自身安全感不足,经常怀疑小李有出轨行为,这是妻子的投射,妻子会对此投射付诸行动,会经常检查小李的通话记录,聊天信息,检查钱包,闻衣服是否有香水味等,在寻找着小李出轨的蛛丝马迹,这些行为让小李非常的反感,于是他找一些女人诉说痛苦,三说两说的,就和女人聊上了关系,最终真的出轨了。
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也有太多的投射性认同。你认为孩子是没有能力应对外界事物,那你的行为就会让孩子如此。你认为孩子看不上重点大学,那孩子很有可能考不上,到时候你会说,你看,我就知道。所以,一定要相信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