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
我的|请回答2018

我的|请回答2018

作者: 欢喜的海塔 | 来源:发表于2018-12-28 22:37 被阅读209次

    回顾过去的一年,你会用哪个词来做总结?过去的三年,我都能找到一个还算恰当的词,但到了今年,我发现自己很难再回答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当工作与生活叠加、挤压在一起,人生的主要矛盾好似升级为日益增长的人格独立需求与建立亲密关系之间的矛盾,揪心又烧脑。

    工作篇

    (我的图片)

    2018,最大的变动来自于工作的变动,这种变动是自己曾经认为毕业三年内不会有的变动——我,离职了。

    为什么要离职?

    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非不满意,这就是我离职的原因。换句话说,我离职的原因并不是对上一份工作有多么的不满意,只能说没有满意罢了;不管怎样,还是感恩初入职场遇到的每一个人。

    是什么原因让我下定决心离职?

    虽然离职的想法来源于一瞬间的冲动,但真正下定决心离职还是基于相对理性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不仅适用于要不要离职的思考,同样适用于要不要加入某个新团队的判断:

    第一,你是否认可公司的发展理念或者盈利模式?

    第二,你的身边是否有足够多的优秀的人可以成为学习的榜样,哪怕他和自己擅长的领域不一样?

    第三,在可预见的一段时期,自己的专业度能否持续提升?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当我在工作A和工作B之间苦苦纠结的时候,好友却告诉我,“也许,最好的答案,既不是A,也不是B,而是C,乃至D、E、F、G”。

    对新工作的感受如何?

    招聘就像买东西,买便宜的东西——付钱的时候爽,使用的时候满是bug;买贵的东西,付钱的时候肝儿疼,但使用的时候很爽。贵有贵的道理。

    生活篇

    (我的图片)

    这一年,去了哪些印象深刻的地方?

    2018,行走的城市不算多,大连、首尔、承德、天津、深圳、香港、澳门——必须吐槽一下帝都惨无人道的房租以及中介费。要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我首推首尔。其实我的选拔标准很简单,在一座城市短短地呆几天之后,能从这座城市中带走什么——我喜欢韩国女人的精致。

    电影《找到你》里姚晨和马伊琍塑造了当代中国女性的两个极端:前者沉迷工作、忽视家庭;后者在婚姻家庭孩子的桎梏里丢失自我。这么说,可能对中国女性并不公平,毕竟这个社会对女人要求太高了——你得挣钱,不然在家里没有地位;你得照顾家庭,不然会被嘲笑没有半点女人味。双重标准、多重角色下,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一个鲜明的中国女性形象——蓬头垢面地奔波在家、公司、孩子的学校之间、还被称作“黄脸婆”的我们的妈妈、姐姐以及未来的自己。

    我喜欢韩国女人的精致,穿衣打扮、举手投足,哪怕是广藏市场摆摊卖烤年糕的阿姨,都会让人感觉很舒服,更不用说走在街上,迎面走来的都市女郎。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孔老夫子说的那句话“食色,性也”——在看美女这件事上,男人女人都一样。

    这一年,读了哪些有意思的书?

    【财经类】《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大败局》

    【社科类】《人类简史》《原则》

    【文学类】《群山回唱》《黎明之街》《月亮与六便士》《局外人》《远山淡影》《夏日终曲》

    【心理学】《诊疗椅上的谎言》《当尼采哭泣》

    这一年,看了哪些有意义的纪录片?

    《奇遇人生》——以一种不紧不慢、淡淡的叙事风格描摹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奇妙的化学反应的片子,平静而深刻。站在查亚峰闪闪发光的山脊上,先前一连几天等待的焦虑烟消云散;在北美广袤的平原上追逐龙卷风的身影,获得勇敢面对一切创伤的勇气;沿着古巴弯折的海岸线骑行,海风居然可以轻易吹散厚重的恐惧。人间不值得——那些焦虑、恐惧、哀伤、忧愁、心酸、无助,本就不值得在意、更不值得记在心上。

    《风味人间》——站在全球视野下讲述中国的美食故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可以区别一个城市与另一个城市的主要标志只剩下了方言和美食。美食的背后,是我们的审美;当然,我们大多数人的审美,是需要被再教育的。

    《耶稣之谜》——每到圣诞节,就会有一些声音出现,反对过洋节。其实,我倒觉得没有必要那么笼统的抵制圣诞节。我们的圣诞节既没有政治含义、更没有宗教意义,纯粹是一种商业行为。事实上,任何洋节来了中国都会变成购物节、美食节。

    亲情篇

    (我的图片)

    有什么是在这一年里突然想明白的?

    韩剧《请回答1988》里面,德善的爸爸对她说“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所以,请女儿稍微体谅一下”。

    就是这种感觉。

    如何看待原生家庭的影响?

    原生家庭的某些方面确实是挺罪恶的。拿我自己来说,知道完全不等于能做到,即便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如何做更好,但习惯性的第一反应,仍是原生家庭中爸爸或妈妈的反应。习惯改变的过程简直是反人性的,年幼的一次观察学习,在成年后需要付出幂次倍的努力来纠正。

    但良性的亲子关系,并不是没有所谓的“原生家庭的罪恶”,而是父母和子女有意识或能力,在亲密关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断适应自己的角色。

    友情篇

    (我的图片)

    用一句话形容自己的幸福?

    身在北京,却没有北漂的辛酸;想去哪里,都有人陪。

    这一年里,对友情有了啥新的理解?

    常联系,很重要。以前觉得,好的关系就是“分开好久再次见面后,仍然有说不完的话”,但那时的“分开好久”,最多不过是一个暑假、一个寒假,现在的“分开好久”都是按年来计算的。尤其是在快节奏的氛围下,单身想起一个人,都是一件蛮奢侈的事。

    趁着年轻未成家,去朋友所在的城市走走,让他以“半个土著”的身份讲一讲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故事,唠唠我们一起做过的傻事,满是幸福的味道。

    如何维持一份比较久的友谊?

    求同存异。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是不同的,观念及行为也大不相同。在茫茫人海中相遇,聊得来、还愿意在一起玩儿,本身就是小概率的事件,再在小概率的事件中寻找自己的一个影子,简直是不可能的。

    三观合,就可以做朋友。只不过,我觉得三观合不是相同,而是接纳。你喜欢吃西餐、我喜欢吃大排档,不是不合;喜欢吃西餐的没法理解喜欢吃大排档的、喜欢吃大排挡的没法理解爱吃西餐的才是三观不合。

    爱情篇

    (我的图片)

    现阶段能接受的恋爱方式?

    很极端的两种:要么是从熟悉的朋友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恋人,要么相亲。反正,半生不熟很膈应。

    在恋爱中最顾虑的事?

    错过——我没有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你,你也忽视了我喜欢你的蛛丝马迹。工作场合,很容易做到“不贰过”,但是在感情中很难。越是临近亲密关系,越会暴露自己深层次的缺点,你觉得你是在展现真实的自己,而他却喜欢初遇时的你。所以很多时候会很害怕,怕自己不被接纳、不被喜欢。

    这一年在恋爱方面的成长?

    承认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也接纳对方是一个不完美的人。深层次的承认与接纳。真的喜欢,就要告诉他,让他有勇气靠近你;如果不喜欢,那就委婉拒绝,爱情应该是平等的。

    写在最后

    (我的图片)

    在2018的最后几天,用几个简单的问题回顾过去一年的成长与收获,像是送给自己的礼物——不要忘记陪伴自己一路走来的人、遇到的事,那是自信与勇气的来源,是美好的生活的注脚。

    Bye,2018!

    在2018的最后几天,时常憧憬2019是什么样子,但好像也没有办法说得特别具体,不过,这样也好,说明2019充满无限的可能、美好生活也会有无数种样子与我们相遇。

    Hellow,201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请回答20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de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