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定价,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不管你是卖东西还是买东西,价格是怎么来的,你是不是一直没怎么关注或者去研究过?
其实呀,怎么样定价是一门大学问,是一门关于消费心理学的学问。怎么样让客户觉得便宜,快速下单付款,就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心理定价法。
具体有哪些心理定价法呢?
第一,尾数定价法。这种定价法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主要用户基本生活用品,所以,它的出现频次很高。一般老百姓都很关心自己的钱袋子,那就采用尾数定价法让消费者占便宜的感觉。比如10元,定价为9.9元。
第二,整数定价法。一些东西就不一定适合上面说的尾数定价法。比如礼品、奢侈品等,要用整数定价法才能凸显礼品的贵重。或者产品的独特性。
第三,招徕定价法。这其实就是锚定效应。搞一个夸张的价格作为引流品,凸显其他产品的便宜。比如2000万的机械设备,凸显200万元设备的便宜。
第四,分割定价法。这种定价法运用得也比较普遍。化整为零的方式,分摊下来后就很便宜了。比如分期付款。具体到每天到成本就很低。卖黄金的不说多少钱一公斤,而是多少钱一克。贷款的不说一年多少利息,而是每天多少利息等等。
第五,错觉定价法。本质上就是错位产生错觉,让客户感觉很便宜。价格贵的一般是把小数放在大数的右边。比如70个笔记本20元就比20元70个笔记本感觉要便宜。如果你是产品标价的话,价格高的把产品放左边,价格放右边,。价格低的把价格放左边,产品放右边。
综上,你会发现,定价就是洞察用户心理。而这种心理具有共性特征。掌握了这种心理特点,对于我们准确定价大有裨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