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一年一度的立秋如期到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34547/e94acffee2a0f5e9.jpg)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之一,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草木开始结果,收获季节到了。
秋儿凉,叶儿黄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相传在宋代,立秋这天,皇宫内会把盆栽的梧桐移入殿内,上至皇帝、朝廷大员,下至宫女太监,都在等待“立秋”时辰的到来。时辰到了,或是一阵不易察觉的风,或是高高的艳阳,那桐树都会翩然一叶、两叶......的落下。太监一声:“秋来了——”,皇宫内外,一片欢呼,丰收的季节就到了。如今,立秋虽然少了古代的那些仪式感,但立秋的天高云淡,会让人神清气爽。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34547/e3db1df80d5cc502.jpg)
立上秋,把晌丢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到了秋天,日夜长短大致相等,便不再歇晌。农民至多在午饭后,在门墩上吸一袋烟,然后就准备下地干活。立秋,一般在中伏左右。农村有“一伏萝卜二伏菜”之说,意思是,在立秋前后,大白菜要抓紧播种,以保证在低温来临前有足够的热量条件,争取高产优质。播种过迟,生长期缩短,白菜生长小且包心不结实。秋天,不仅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希望的季节。但愿我们收获成功果实的同时,也种下新的希望!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34547/766e8b5b0421cf16.jpg)
立秋后,徒伤悲
阅读古诗词,我们发现古诗词中的秋天,总是和萧瑟寂寥分不开,可见,古代文人有多么的不喜欢秋天。《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白居易有诗“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惦念他远方的朋友。唐代诗人李益的《立秋前一日览镜》: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感慨一生,无限悲思。感叹秋的古诗词数量众多,读着这些作品,让我不禁感叹:岁月匆匆,眼前的山河满绿,生机昂然,都会在一场又一场秋雨之后变得萧索起来。
秋雨中,悟人生
那一片片漂泊的浮萍,一路送着掉落的时光。在秋雨中,那曾经葱郁的一抹青绿,在萧瑟的秋风中飘来飘去,目光触及就易染上几分秋凉,情绪总会变得哀愁起来,难怪总有人说秋天是悲伤的季节。偶尔坐在雨后秋日的公园里,环绕在身边的是刚飘落的树叶经过雨水的浸泡一种沁心的味道,抬头望一眼广阔的天空,宁静美好不约而至。然而,此时,谁也不会想到,立秋,一年的三分之二就此别过,依然会让人产生一种如新生,重新对待生活的美好心愿。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季节交替,四季轮回,谁也无法改变、无法阻止,也无法挽留。
就让我们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去迎接这金黄灿烂的秋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