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泥
司马温公薨,当明堂大享朝臣,以致斋不及奠。肆赦毕,苏子瞻率同辈往,程颐固争,引“子于是日哭则不歌”为证。子瞻曰:“明堂乃吉礼,非歌之谓也。”颐谕司马诸孤,不得受吊。子瞻戏曰:“颐可谓鏖糟鄙俚叔孙通。”见宋孙升《孙公谈圃》。迂儒拘墟之见,往往如此。且《论语》但云“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并未云“子于是日歌则不哭”也。如颐言,则是日欢庆,即闻父母之丧,亦不奔耶?多见其窒碍也已。
〔试注〕
1、拘泥:①固执;不知变通:~成说。②拘束;不自然:~不安。
2、司马温公:司马光,字君实,运城市夏县人,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著作《资治通鉴》,死后归柩故里,并赠封为温国公。
3、薨:hōng。诸侯或大官等的死。
4、明堂:所谓明堂,即“明政教之堂”,是“天子之庙”。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大享祭天,并配祀宗祖。
东汉·桓潭《新论·正经》:王者造明堂、辟雍,所以承天行化也,天称明,故命曰明堂”。东汉·班固:“天子造明堂,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崇有德,重有道,显有能,褒有行者也”。
“明堂”一词最早见于文献《逸周书》,出现频率很高,最初为周公在洛邑始建,“明诸侯之尊卑”, 表明在当时有实体的明堂建筑存在。但明堂最初的形制如何,却不见准确记述。《考工记·匠人》记载的周代明堂是从夏代的“世室”,殷商的“重屋”发展起来的。一般明堂都建于城南,即所谓"布政之宫,在国之阳"。明堂虽古已有之,但各朝营建时的形制与规模不尽相同,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式样。
〔按〕类似后世大礼堂、大会堂。
5、大享:合祀先王的祭礼。《书·盘庚上》:“兹予大享於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 孙星衍疏:“大享,即《礼记》大饗也。”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皇祐二年、 嘉祐七年秋季大享,皆以大庆殿为明堂。”
6、致斋:即行斋戒之礼。
7、肆赦:犹缓刑,赦免。《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孔传:“眚,过;灾,害;肆,缓;贼,杀也。过而有害,当缓赦之。” 南朝·陈·徐陵《陈高祖敕州郡玺书》:“若有萑蒲之盗或犯戎商,山谷之酋擅彊幽险,皆从肆赦,咸使知闻。”《旧唐书·宪宗纪上》:“癸巳,以册储,肆赦繫囚,死罪降从流,流以下递降一等。”《金史·哀宗纪上》:“庚子,御端门肆赦,改元开兴。”《明史·杨瑄传》:“瑄鹏行半道,适 承天门灾,肆赦放还。”
8、苏子瞻:苏轼的字。
9、程颐:(1033-1107),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官至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
程颐与其胞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他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宣扬“气禀”说。
其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明代后期与程颢合编为《二程全书》,有中华书局校点本《二程集》。
〔按〕这里梁绍壬很有意思,司马光用谥号,苏轼用字,程颐直呼其名。
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出自《论语·述而篇》: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11、鏖糟:这里指不达时务。词典引文出于此。
12、叔孙通:《楚汉春秋》作"叔孙何" (一说"通"为其字 ),生卒年不详,薛县人(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初为秦待诏博士,后被秦二世封为博士。见秦将要灭亡,逃回薛城旧地,归附正在盘踞薛城的项梁。项梁败死定陶(今山东定陶,万福河上游)后,通跟随楚怀王。怀王为义帝,迁至长沙,通留下侍项羽。汉高祖二年(前205),刘邦率领诸侯军队攻取彭城(今江苏徐州),通转投汉军, 并举荐勇武之士为汉争取天下。汉王拜其为博士,号稷嗣君。
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叔孙通便自荐为汉王制定朝仪,采用古礼并参照秦的仪法而制礼,召儒生与其共订朝仪。
13、孙升:(1038-1099)字君孚,孙观(字南老,仁宗二年即1042年的进士)之子,北宋高邮州甓社湖畔(今金湖县闵桥镇)人。
14、《孙公谈圃》:孙升口述。临江刘延世在汀州从之游,录所闻之语为《孙公谈圃》三卷,其中多述时事。
绍圣之改元也,凡仕于元佑而贵显者,例皆窜贬湖南,岭表相望而错趾,惟闽郡独孙公一人迁于临汀。四年夏五月,单车而至,屏处林谷,幅巾杖屦,往来乎精蓝幽坞之间,其后避谤,杜门不出。余时侍亲守官长汀县,窃从公游,闻公言皆可以为后世法,亦足以见公平生所存之大节。于是退而笔之,集为三卷,命曰《孙公谈圃》。
15、迂儒:迂腐的儒生。唐·司空图《疑经后述》:“今钟陵秀士陈用拙 ,出其宗人岳所作《春秋折衷论》数十篇,赡博精緻,足以下视两汉迂儒矣。” 明·汤显祖《牡丹亭·折寇》:“这迂儒怎生飞的进来?快请见。” 清·龚炜《巢林笔谈续编·武王封箕子》:“箕子 去之朝鲜,故武王即以朝鲜封之,而迂儒遂疑武王有防箕子之心。”
16、拘墟:比喻见闻狭隘。《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意思是水井里的蛙不能和它谈大海,因为它受住所的拘限,没见过大海。虚:同墟,所住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