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中曾写道:“我的谬见,常以为人是一个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各种快乐悲哀流过流过,一直到死了,导管才空了。”
我以为木心所说人是一个容器,指的是人的躯壳是一个容器。因为他后面说到,一直到死了,导管才空了。
相似的,古诗中也有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发生在自己躯壳上的一切,都不引起喜或悲的反应。
这两个句子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躯壳和意识的分离。如没有这种分离,是做不到割裂式的对立的。
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以此看来,人其实一直就在做这种探索灵肉分离的尝试。
为什么要把意识和肉体分离?因为只有把人的意识与躯壳分开,才便于视情况将二者之一归于虚幻,以将自我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说到这里,不禁惊叹人的自我疗愈能力是不可思议,并且充满智慧的。
但是尽管我们一直信奉“灵肉分离”是自救之药,却并不代表它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也好,“快乐流过悲哀流过”也罢,物己与悲喜或者情绪与导管,无论怎样去理解,这相对的两方,总有一方是存在的。可是,就像一张纸的两面:只要一方存在,另一方又怎么可能真的不复存在呢?
我是比较喜欢钻钻思维的牛角尖去寻找无聊中的乐趣的,因此,我早就看到了其中的“虚伪”和“自欺”之处,但是因为自己觉悟有限,也寻找不到更高级的认识,是以也从未深究。但也正因为存疑,当我看到《正念的奇迹》中所谓“正念”,我的心立刻就信服了。
一行禅师解释“正念”,是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他强调实相就是真实,超越任何概念和语言定义。
在禅师的禅修世界里,除了“当下”这一个没有任何属性、并且不受任何定义的“时空点”是真实,其他一切附着在其上的意义都是虚妄的。
听起来很玄妙高深。但当我们跳出语言去理解,真实就自动浮现了。
这自动浮现的真实,就是极好的说服。它超脱于语言之外,因此将任何语言的解释都反衬出局限和狭隘的面目。
当你在生命中引入了这种“真实”的状态,任何心灵的苦痛都可以得到疗愈。因为你的心灵本身,已经挣脱了人为的概念束缚,任何概念施于其上的痛苦也就不攻自破了。
这疗愈的方法,一行禅师说,是觉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