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留意一下我们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会发现有些文章开头 “干货”两个字格外显眼,随意搜了一下,如下图。
文章题目这么写,是想告诉我们:我这篇文章很有用,而且没有废话,耽误不了您多少时间,您老打开看看呗。
这也难怪,现代人的时间太宝贵了,没时间看你瞎扯;注意力有限,最好能让我翻两下就看完。一篇长文,拇指也会迅速往下翻页,来不及细看,甚至会“太长不看”。我们逛知乎,看到长答案往往没有耐心看下去,层次分明条目清晰的还好一些,碰到大段叙述的会直接略过。知乎日报里面有个栏目叫“瞎扯·如何正确地吐槽”,搜集的就是那些高票点赞的短小精悍、甚至是“抖机灵”的回答。
不单单是上网,读书、听课、听演讲也都追求干货了。豆瓣的书评上,“没有干货”这种评语比比皆是。于是,有了干货版的书籍,有了“十分钟读完***”,“三招搞定***”等等总结性的文章。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直播课程,老师讲了二三十分钟,还没有进入所谓“正题”,边上的留言区就开始聒噪了,一个劲儿地问:干货呢,怎么还不开始?其实那老师讲的很好,也并没有离题,只是在尝试更好地开始。
看看,这个世界已经把我们逼成什么样了,每看一篇文章都要有所得,听一堂课都要有收获满满。我们追求知识的密度、每天和时间赛跑,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就感觉“被骗了”。
可是,这看似“勤奋”的背后是不是也蕴含着一些懒惰。追求“短平快”,追求每一步都有所得,这恰恰是急功近利、不愿自己探索的心理在作祟吧。想一想,自己有多久没有读过大部头的书了,有多久没有逐句看过一万字以上的文章了。
公众号的文章号称“干货”,是他们不自信的表现。同样,“十分钟读完***”之类的文章也又吸引眼球之嫌。打开之后,看到的要么是干瘪的骨架,要么是没有说清的道理或者方法。纯休闲娱乐类的还好,如果真的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又怎么能在那么短的篇幅说得清楚呢。
真正的“干货”往往是抽象的,别人概括起来容易,自己看着抽象的内容扩展可就难了。国外优秀的教材,大都很厚,要知道,要把问题讲清楚,不用那么大的部头还真不行。但真正读起来却不费劲,因为它是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举例和比喻都很丰富,完全懂了之后提炼出来的“干货”才有用。大学里平时不用功,只等着学期末老师划重点的学生肯定不能名列前茅。
再举个别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相声中的“抖包袱”,我认为这个“抖”字特别贴切,透露出一种不经意之感。首先预设悬念,而后层层铺垫,于出人意料之时自然抖出。如果没有前文,就体会不到妙处。如果三两句就出来一个笑料,前后不挨着,那倒是纯“干货”了,但那叫段子,不是相声艺术。不信,瞧瞧马三立的《逗你玩儿》和《秘方》。
我们读悬疑小说好像从来就不希望是“干货”,三两页纸永远不可能讲一个饱满、惊心动魄的故事。有一篇一句话的悬疑小说是这样的:“当世界上的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如此精炼而又内容丰富,也算是特例了。
不必期待每个部分都是“干货”,否则会失望或者消化不良。没有过程的丰满,就没有结果的意义和满足感。
从现在开始,耐心看一本厚厚的好书,啃一门系统的课程。当然了,要学会在开始对要看的文字、要听的课程有一个预判,学会筛选,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我这篇文章当然也不能算是什么“干货”,但是我真的觉得一句话都不能少啊~看到这里辛苦您啦。
微信公众号:莫妮卡的书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