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而言,没有编制的乡村老师更有教育情怀。虽然这个观点有些偏激,但结合我所处的教育环境,这个是真实存在的现象。我从不认为自己有多优秀,反而代课老师的身份让我受到了很多教育同行的冷眼与嘲讽。
我并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情,只是因为没能进入师范院校就读,就不能成为堂堂正正的老师吗?一个拥有教师资格证和5年教学经验,还有省市相关部门破天荒颁发荣誉的人,在我看来可能比编制内很多进入内卷的群体更有前景吧!
这个社会,把我们这群人统称为“雇佣人员”,哪怕有幸让你当个中层领导,有些平级老师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带头不配合你的工作。不管你多上进,多努力,身份问题就像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虽然表面上客客气气的,但我知道有些事是刻意背着我们讨论的,有些涉及我们的决定也不需要经过当事人同意。
其实,我上面所谈到的并不是指所有人,就算是其个别的人都把能整个学校搅得天翻地覆。他们可不管今年招了多少学生,举办了多少活动,就算是学校面临师资短缺、生源流失,他们在乎的永远是内心中所谓的“公平”。
正是一次次满足了他们的想法,让很多新进教师还没好好发光发热,就已经开始佛系起来,似乎每个人在现实面前都变得精明许多。这些没人承担的工作,最终会强压到我们这些人的肩上。多劳并不见得多得,反而会因为干得好让你承担更多的课外工作。
教育这个行业,已经不再需要梦想了。来我们这儿支教的老师,会有上级领导亲自接见、嘘寒问暖,甚至有些老师已经成为副校长、团委兼职副书记,而我们这些人却是处于无人问津的社会最底层。这些年,我的入党申请已经被拒了两次,只是因为我没有“稳定”工作。甚至身边的老师工作了十多年,但在学校档案里面连个名字都没有。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老师,于是我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选择了一个个极度偏远却又缺乏老师的乡村学校。可现在我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因为与其他教师不断悬殊的待遇,使我们勇于坚守的心态一次次面临考验。虽然作为教师,我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我依然担心会把不良情绪带入课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不怕吃苦受累,就怕受不到起码的尊重与体谅。在我遭受意外时,恐怕只有学生会挺身而出——“这是我们的老师”,甚至还在康复期间全校学生约定不惹我生气。
在马云乡村教师的终评时,评委们觉得我会想办法转正,但我问他们的是“学生和我关系太好,我该怎么和他们的班主任搞好关系”。如今,正是这样的老师让我的生存陷入绝境。我心里想的是大家,而她们惦记的是小家。我虽然赚的不多,但精神世界已经不再让我“贫穷”。
之前的校长总在抱怨:为什么老师在学校没有主人翁意识呢?那么结合5年换2任校长的客观事实,如果她不明白也就不会闪电般的离去。不是教育难搞,而是人心难测。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面前,教育情怀值多少钱。
尽管是这样,我依然还想再坚持几年,至少当我们老了,不曾因碌碌无为而悔恨。我还想厚颜无耻地为代课老师争取一些权益,为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以及关心教育的粉丝朋友们,树立一个顽强不屈、积极奋斗的榜样,让历史的车轮在步入黑暗后也能感受沿途的芬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