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加入日更挑战的第27天,感觉话题快枯竭了。
有时候会觉得日更像是完成一项任务,这项任务不知道能够维持多久。
从加入简书的第一天到今天,总资产一共170左右,不知道在简书创作者当中是一个什么等级的存在。越写浏览量越低,好像快没动力了。
从最开始见到资产从0.23慢慢一路涨上来一点点,最初内心是欢喜的。同很多简书人一样,当收益增长非常缓慢,浏览量一直上不去,虽说不是说一定抱着什么暴富的心理来写,但是得不到认同的确是一件很苦恼的事。
最初加入日更挑战,单纯只是想看看自己能够坚持多久,每日能够保证多少的输出。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开始怀疑日更究竟带给了我什么,是像蜗牛般缓慢增长的收益?还是越来越少的浏览量。
当然我也会反思自己,是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无病呻吟,是不是所写的话题根本引不起大家的兴趣与共鸣。
也会觉得很沮丧。其实很多时候我都是发自内心在写东西,搞不懂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关于创作的问题。当然我无意抬高自己,以前看过一个话题说文艺创作者要不要迎合读者的口味。我粗浅地谈一点看法,也许并不成熟。
“迎合”二字就显露出一种姿态,这种姿态是将创作者的身份降低,而抬高读者的地位。也许读者的口碑与评价对于作品与创作者而言,是一种决定性的存在,所以创作者放低姿态也是内在需求。
但是我在想,如果仅仅只是一味地去迎合大众的口味,我想到了很多文学平台上粗制滥造的各类言情小说,也许在短期内看,它们抓住了大批女性读者的拥护,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又能够剩下多少残枝败叶?
而反观中外很多名著,在当时刚刚出世时,也许并不被人所关注,甚至一度被出版社退稿。但是历经岁月的洗涤,它们能够散发出日益耀眼的光芒。时间的年轮不曾使得它们被岁月蒙灰,反而因为跨越了时代方更显辉煌本色。
但是我也不由得内心感叹,这样的创作者有幸运也有不幸。幸运地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作品能够永远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人们心中那个最需要光明的地方,不幸地是,如果在有生之年得不到应有的赏识,那么于创作者本身而言是一种悲哀。
就像梵高生前卖不出一幅画,而死后反而名声大噪。岁月不曾善待创作的人,但抚慰了后世。
加入日更以来,有收获也有沮丧,前路漫漫,那就慢慢走吧,不知道能够走到哪里,但求心中无缺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