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又闻焖子香

又闻焖子香

作者: 茉茉前行 | 来源:发表于2022-01-18 17:45 被阅读0次

    周末回父母家一趟,车开到家门口,一眼看到老父亲在烧柴火锅,还未下车,就闻到了一股香味,隐隐约约地透着过年的味道。

    儿子自小喜欢烧柴,每次到姥姥家里,不烧柴火做饭就觉得有点遗憾。看到姥爷在地锅前坐着,他立刻去接了班儿,把烧火棍拿到手里,捅捅柴,戳戳灰,高兴地不得了。

    自幼在姥姥家的老院里散养的他,看见烧锅就走不动,搬个小板凳,坐在土灶边,小手不停的“帮忙”。一次,二三岁的他,捡了根塑料编织带,往灶里塞,引着火后不知道松手,发现火快烧到手指头了,赶快扔,结果,滚烫的塑料油被甩到手上,吓得哇哇大哭。我们听见哭声,跑过去,看见他中指背上一滴塑料油,还起了水泡,我想着把那滴油弄下去,抬手一扒拉,儿子手指的皮一块儿掉了,露出粉红的肉肉,他哭的更厉害了,我一时不知所措。后来,怎么办的,到今天,我真忘了,只记得那是冬天,伤口愈合的慢,还留了个疤。即使如此,他对烧柴火锅的感情一直都在。

    老爸说锅里蒸着焖子,这是我们都爱吃的。我家的做法是和附近村里人一样,都是用煮肉汤焖了粉条后加入粉芡和匀,在蒸笼篦上铺一层白菜叶,把混合均匀的粉条粉芡平摊一下,焖子的厚度决定了需要在锅里蒸的时间。

  下午回家时,两大块圆形的焖子被老妈切成八块,分成四份装袋,姐弟三家都有,还有弟弟朋友那天也过来玩,也有份。老两口总说,自己老了,随便吃点就行了,焖子让孩子们吃。

    小时候,焖子是办酒席和过年时才能见到的美食,很少炒着吃,一般都是在八个扣碗那道大菜里出现。焖子切长条,放入小碗,再和其它装碗的条子肉、小酥肉、莲菜块等一起蒸,出锅时,倒扣在深盘里或者浅口大碗里。上桌前,大厨淋入一勺调好的汤汁儿,撒一点香菜点缀,可谓色香味俱全。

    随着年龄见长,家里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煮肉蒸焖子,想什么时候吃,只要有时间,都能做。家常菜成了炒焖子,因为更容易做,而且炒出来的口感更好,传统扣碗的做法倒是很少用了。

    炒焖子,我喜欢放一点芹菜和青椒,有蒜苗配,味道更好。今天的炒焖子,做的也非常好吃,虽然只放了青椒和胡萝卜做配菜,加入了一勺儿子做卤肉的老汤,做出来的的口感是筋软,黏锅的锅巴酥脆,哈哈,瞬间有点吃炒凉粉的感觉了。

    周末如果有空回去,爸妈总热衷于做我们喜欢吃的,吃不完的再打包带回去,当然,还有他们田园的蔬菜,后备箱总是塞得满满的。

  一块炒焖子入口,浓浓的亲情缓缓在心里流淌。

            焖子香喷喷,

            父母爱意深。

相关文章

  • 又闻焖子香

    周末回父母家一趟,车开到家门口,一眼看到老父亲在烧柴火锅,还未下车,就闻到了一股香味,隐隐约约地透着过年的味道...

  • 再见桅子花,又闻桅子香

    又一年的桅子花盛开季,南方的桅子花品种和北方的不同,就像南方人和北方人一样,北方的品相大,南方的品相小。 我住的城...

  • 又闻豆香

    风轻声静的傍晚,黄昏早早没入于萧瑟的林间。在地里忙了一天的人陆陆续续放下大棚上的草帘棉被回到了家,村子里响起了几声...

  • 又闻蒲草香

    洪中校园的后花园有一处荷塘,满池的荷花自由开放,远处的假山层层叠叠,学子坐于亭阁中,赏着荷,望着山,读着诗,别有一...

  • 又闻枇杷香

    认识枇杷和琵琶,都是从高中课本中获取的。一篇是白居易的《琵琶行》,让我知道了琵琶这个乐器;另一篇是归有光的《项脊轩...

  • 又闻榆钱香

    又闻榆钱香(散文) 文/高传博 故乡的五月,正是榆树生长茂盛的季节,树上一结出小榆树钱,我就会和村里的小伙伴一块,...

  • 又闻米兰香

    细心照看的邻居家的米兰开了,每天开窗、出门都有米兰香萦绕,醉醉地想起闻不到米兰香的少女时光,想起那个教我欣...

  • 又闻饺子香

    常言道:“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躺着。”我爱吃饺子。 1 小时候,家里清苦,上顿下顿洋芋酸饭,吃得我一想起饭胃里就...

  • 又闻红薯香

    童年的很多记忆都和红薯有关,在那个年代,红薯几乎是村里人的主要口粮,与小麦相比,红薯产量很高,一亩地能产两三千斤,...

  • 《又闻桂香》

    ——春天的主旋律 青苔著绿墙,落红满花径。九月仲秋岁微寒,丹桂飘香暗摇曳。蝴蝶翩翩绕阶舞,童稚小儿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闻焖子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ok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