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针对一些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岁丧母,八岁丧父。
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可见诸葛家族是积极出仕的,诸葛亮躬耕陇亩绝非所谓是消极避世,而是等待机会。他自比于管仲,乐毅。管仲,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经济学家, 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被后人尊称“管子”。乐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克七十余城,后被列于武庙十哲。这两个人我个人认为是反映了诸葛亮的志向:既能以文治国,也能武定天下。
相信很多人熟悉诸葛亮恐怕都是《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一个“多智近妖”的“神人”,事实上,个人认为历史上诸葛亮的某些方面远超过了演义。而且古今的评价也尽是溢美之词,更没有什么历史罪人的污名。
以几点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一、《隆中对》中问鼎中原的战略方针
刘备在屡次失败后,投奔刘表,并在新野屯兵。刘备求贤若渴,适逢徐庶举荐,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刘备问计诸葛亮如何振兴天下,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个人认为《隆中对》最关键的是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曹操新败袁绍,挟天子令诸侯,不可争锋;孙权三世据有江东,国险而民附,可以援而不可图。所以只有先取荆州,再取益州,以此为基石,效仿汉高祖当年故事进行北伐,方能成就霸业,辅佐汉室。
有人认为诸葛亮所为是在阻挡曹魏的统一步伐,个人觉得这是历史虚无主义在搞鬼,类似的问题在此不做任何讨论。诸葛亮实际上也在践行这他提出的计划,可以说是矢志不渝地辅佐刘备父子在完成汉室复兴这一伟大的梦想,绝对不能机械的拿成败论来决定英雄,这是极为不合适的。
二、屡次用兵有有劳民伤财,拖垮蜀国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里面有些低估了诸葛亮的才华呢?因为罗贯中更多的描写了诸葛亮用兵的方面。我们知道,“枪炮一响,黄金万两”。很多兵书里面对国家军事力量的动员准备有详尽的描述,在军事名篇《孙子兵法·作战篇》里面是这样阐述的: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所以诸葛亮五次北伐,对蜀汉的动员力量的考验是很强的。那么诸葛亮是怎么做到以巴蜀之地完成如此强的兵力准备呢?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陈寿: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诸葛亮在蜀地赏罚分明,公平令人信服。虽然法度严明但是没有人怨恨,保证了内政、外交、军事的稳固有序。并且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刘备因伐吴失利后,蜀汉国力大损。刘备死前托孤诸葛亮,令刘禅事其为父。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而后又领益州牧,大小政事,全部决断。可以说蜀汉正式进入诸葛亮放手施为的时代。
一、外交上继续实施连吴抗魏原定政策
自刘禅继位后,诸葛亮不得不面对的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局面。地理上失去荆州,失去了对东吴制衡的屏障。刘备在夷陵大败,损失了数万军队。且少主刚刚继位,蜀汉政局还不够完全稳定。面对魏国,吴国的虎视眈眈,诸葛亮在外交上修复了与东吴的关系。”遣使聘吴,因结和亲。“派出邓芝出使吴国。邓芝与孙权陈述利弊,不负重托,将两国关系修好。可以说此举极大稳定了蜀吴之间的关系,诸葛亮才能抽出兵力进行后期的北伐。
二、内政上严格法纪约束,重视农业生产
诸葛亮为什么自比管仲呢?个人认为是他是认同法家的一些观点的,更多的继承了先秦韩非子、申不害及汉代董仲舒新儒家的思想。比如他入蜀之初与法正、刘巴、李严、伊籍共同制定了《蜀科》,这与一般的古代治国理念有很大的区别。强调法、礼并用,威、德并行。
经常被演绎的故事就是他与同为辅佐大臣李严的故事了。诸葛亮在231年那次北伐时,李严因督运粮草不利被诸葛亮弹劾为民,但是他一直觉得诸葛亮会重新启用他。直到诸葛亮死后,他发出慨叹,认为再也不会有人重用自己了。后来抑郁而死。
农业上他积极作为,狠抓粮食生产。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尤其是在古代运输物流很不发达,粮草的储存、运输就成了重中之重。在曹操与袁绍争锋北方时,就因为粮草一事让曹操绞尽脑汁,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很经典。而且农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很大的缓解了因备军和耕作上人口矛盾的问题。
《文献通考 户口考》上记载汉昭烈章武元年,有户二十万,男女九十万。蜀亡时,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
经过连年的征战,蜀汉的人口没有出现大量的减少,且保持了常备十万以上的军队,个人认为他的并没有采用穷兵赎武的高压政策。
诸葛亮兴修水利,重视利用蜀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秦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恩泽后世;屯兵汉中时,诸葛亮对山河堰也进行了修缮。山河堰为曹参、萧何所创,因褒水(褒河)又名山河水而得名。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百度百科)
所以个人认为他对国力的认识还是很到位的,并没用穷尽国力不顾百姓进行北伐。
诸葛亮治蜀可以讨论的问题有很多,限于篇幅,就讨论以上这些。
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对财产也不做很多要求。相信这段话大家比较熟悉,一国丞相仅有薄田十余倾,且一生严于律己,令人高山仰止。
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无别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他的所为也赢得历代帝王及名家的赞许,这里不再赘述。
历史的进程还是很曲折的,《三国演义》开篇: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时势造英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