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函数及相关知识点
函数名 | 格式 | 含义 |
---|---|---|
ROW | =row([reference]) | 提取行号,参数可省略 |
ROWS | =rows(reference) | 计算行数,参数不可省 |
COLUMNS | =column([reference]) | 提取列号,参数可省略 |
COLUMN | =columns(reference) | 计算列数,参数不可省 |
其中参数为引用区域,以ROW函数为例:
若参数省略,则提取当前单元格的行号;若参数为单元格,则提取单元格的行号;
若参数为区域或多行单元格,需配合数组使用;
根据函数的定义,有以下几种用法:
1、 构造数列,如等差数列,其拓展可用于制作九九乘法表
2、 有规律的单元格引用,可配合相关数组对单元格数据有规律的引用
函数名 | 格式 | 含义 |
---|---|---|
IF | =IF(logical_test, value_if_true, value_if_fause) | 条件判断函数 |
其中logical_test可为逻辑值或数字,若为0,意味着FALSE,否则意味着TRUE
value_if_fause可省略,此时,若判断值为FALSE,结果为0
根据函数的定义,有以下几种用法:
1、 条件求平均。在未学习AVERAGEIF函数之前,一般用average结合if函数求平均,由于在判断过程中,如果直接用条件值与数值相乘,会得到数值,那么在计算平均值过程中会导致结果不准确,所以利用if函数,把逻辑值为FALSE时的值设为空,则average函数不会将其纳入计算范围。(注意,需要结合数组使用)
函数名 | 格式 | 含义 |
---|---|---|
IFERROR | =IFERROR(value, value_if_error) | 检查是否存在错误的参数 |
ISODD | =Isodd(number) | 判断参数是不是奇数 |
ISEVEN | = ISEVEN(number) | 判断参数是不是偶数 |
注意:IFERROR函数中参数不可省略;ISODD/ ISEVEN的参数只能为单个数值,不能为数组,但可以结合数组进行计算。
参数类型判断函数较多,一般以is开头,这里不多举例。
函数名 | 格式 | 含义 |
---|---|---|
PRODUCT | =PRODUCT(number1,number2.....) | 用于计算给出的数字的乘积 |
注意:product函数中参数可以用“,”或“”连接,且参数不能为字符(串)或错误值,若参数为逻辑值,且参数用“,”连接时,需要转换为数值。*
函数名 | 格式 | 含义 |
---|---|---|
SUMIF | =SUMIF(range, criteria, [sum_range] ) | 条件求和,若条件区域和求和区域一致,求和区域可省略 |
SUMIFS | =SUMIFS(sum_range, criteria_range1, criteria1, [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 | 多条件求和 |
COUNTIF | =countif( range, criteria) | 条件计数 |
COUNTIFS | =countifs(criteria_range1,criteria1,criteria_range2,criteria2,…) | 多条件计数 |
AVERAGEIF | AVERAGEIF(range, criteria, [average_range]) | 条件求平均 |
AVERAGEIFS | =averageifs(average_range,criteria_range1,criteria1,criteria_range2,criteria2,...) | 多条件求平均 |
若条件参数涉及数值的单元格引用,可用&连接使用,本表格的函数中条件判断均可使用通配符,用法类似。
通配符 | 含义 | 备注 |
---|---|---|
* | 任何字符串 | |
? | 单一字符 | 注意中英文的区别 |
~ | 用于识别通配符自身 |
经典案例:
注意:以下案例均来自Scalers成长会2020Excel小组,欢迎来参加Excel小组第二期,具体参加方式见群文件。
案例一:九九乘法表
1×1=1 | 2×1=2 | 3×1=3 | 4×1=4 | 5×1=5 | 6×1=6 | 7×1=7 | 8×1=8 | 9×1=9 |
---|---|---|---|---|---|---|---|---|
1×2=2 | 2×2=4 | 3×2=6 | 4×2=8 | 5×2=10 | 6×2=12 | 7×2=14 | 8×2=16 | 9×2=18 |
1×3=3 | 2×3=6 | 3×3=9 | 4×3=12 | 5×3=15 | 6×3=18 | 7×3=21 | 8×3=24 | 9×3=27 |
1×4=4 | 2×4=8 | 3×4=12 | 4×4=16 | 5×4=20 | 6×4=24 | 7×4=28 | 8×4=32 | 9×4=36 |
1×5=5 | 2×5=10 | 3×5=15 | 4×5=20 | 5×5=25 | 6×5=30 | 7×5=35 | 8×5=40 | 9×5=45 |
1×6=6 | 2×6=12 | 3×6=18 | 4×6=24 | 5×6=30 | 6×6=36 | 7×6=42 | 8×6=48 | 9×6=54 |
1×7=7 | 2×7=14 | 3×7=21 | 4×7=28 | 5×7=35 | 6×7=42 | 7×7=49 | 8×7=56 | 9×7=63 |
1×8=8 | 2×8=16 | 3×8=24 | 4×8=32 | 5×8=40 | 6×8=48 | 7×8=56 | 8×8=64 | 9×8=72 |
1×9=9 | 2×9=18 | 3×9=27 | 4×9=36 | 5×9=45 | 6×9=54 | 7×9=63 | 8×9=72 | 9×9=81 |
公式一:=CONCATENATE(COLUMN(A:A),"×",ROW(1:1),"=",ROW(1:1)*COLUMN(A:A))
公式二:=CONCATENATE(COLUMN(A:I),"×",ROW(1:9),"=",ROW(1:9)*COLUMN(A:I))
注释:CONCATENATE为连接函数,可用“&”代替
区别:公式一的结果为“1×1=1”,其他的算式需经过填充,通过改变行号和列号得到不同的算式;公式二需结合数组,可直接一步得到整个九九乘法表
案例二:
A1.jpg
总业绩(需结合数组使用)
公式一:
=SUM(IF(F12=B3,B4,IF(F12=C3,C4,IF(F12=D3,D4,IF(F12=E3,E4,IF(F12=F3,F4))))):IF(F13=B3,B9,IF(F13=C3,C9,IF(F13=D3,D9,IF(F13=E3,E9,IF(F13=F3,F9))))))
公式二:=SUM(OFFSET(A3:F9,1,MATCH(F12,B3:F3,FALSE),COUNTA(A4:A9),F13-F12+1))
注释:求和需要选中特定区域,公式一唯一的要点是用到了引用运算符“:”,尽管平时很常见,但可能不太容易想到这样的用法
公式二则是利用offset函数匹配起始年份和结束年份所对应的区域。
案例三:
A2.png单月业绩
公式一:=SUM(ISODD(ROW(D119:D130))*E119:E130)
公式二:=SUM(IF(ISODD(ROW(D119:D130)),E119:E130,0))
解析:两个公式基本类似,就是变了写法,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isodd函数的参数不能直接引用12个月份,会报错;而ROW(D119:D130)虽然结合数组计算结果是{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但并非一次引用多个数,所以可行
案例四:中国式排名
A3.png公式:=SUMPRODUCT((B$20:B$24>=B20)/COUNTIF(B$20:B$24,B$20:B$24))
解析:公式乍一看不是太好理解,但是用到自带的【公式求值】功能,就能一步一步观察其求值过程。
(B24>=B20)是对整体所有分数进行判断,看是否大于等于目标分数;
COUNTIF(B24,B24)则是计算所有分数重复的次数,最后得到{1;1;2;2;1}
“/”使得{1;1;2;2;1}变为{1;1;0.5;0.5;1},那么大于等于目标分数的为TRUE,与对应的数值相乘并累加后即可得到排名。
这个过程类似于有多种颜色的多个小球混合在一起,通过COUNTIF可求得每个小球对应颜色的小球个数,“/”使得数值转化为每个小球占对应颜色小球个数的比,而且这个比值累加得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