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识文断字话冬至

识文断字话冬至

作者: 槑焁 | 来源:发表于2023-12-22 23:25 被阅读0次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与夏至相对。

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

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三候

冬至第一候:蚯蚓结

此时众多蚯蚓交缠在一起,结成块状,缩在土里过冬。

冬至第二候:糜角解

糜和鹿相似而不同种,鹿是山兽属阳,糜是水泽之兽而属阴。夏至一阴生,故鹿感受阴气而解角;冬至一阳生,故糜感阳气而解角。

冬至第三候:水泉动

深埋于地底之水泉,由于阳气引发,开始流动。

冬至习俗之数九九

民间把冬至称为“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一天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1天之后便进入春天。

冬至之后数九九在全国各地十分流行。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物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这首: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不仅仅是人们多年来对气候的经验总结,也是人们在严冬时节对春天的一种企盼。

识文断字

甲骨文构形像在一条绳子的两端各打一个结,表示终端之意,也有人认为甲骨文字形像一件农具,冬天来了,农具被挂起不用了,既表示终了、终结,又引申为冬天这个季节。

在甲骨文、金文时期,“冬”和“终”实际上是同一个字。小篆改为从仌(冰),专门表示冬天的“冬”,后来下方的仌演变为两点,以强化冬天结冰的意思。而表示终端、终了、终结之义的“终”则在“冬”的基础上加糸字旁表示,隶定为“終”,简化为“终”。

而“至”在甲骨文像箭射中目标之形,上面是“矢”字,箭头朝向目标,下面是一个符号表示箭所射到的地方。

本义是射中目标,引申表示“到达”,如《诗经》:“如川之方至”。射中目标表示箭术很精,引申为“极”义,如《论语》:“其至矣乎”。

古诗欣赏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来源:中国文字博物馆

整理:2023年12月23日于北城家园

相关文章

  • 识文断字

    贤人君子明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术,审乎制乱之事,达乎去就之礼。 人生,有时候需要沉淀,也需要历练...

  • 冬至话“冬至”

    天气越来越冷,每天早上挣扎着从被窝里爬起来的都是真的勇士。天亮的越来越晚,黑的却越来越早,出门的时候太阳还没升起,...

  • 冬至话“冬至”

    (一)说文解字 早晨,打开手机,热腾腾的“冬至”铺面而来:冬至的祝福,冬至的习俗,冬至的由来,文化味十足...

  • 冬至话冬至

    说起冬至,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冬至今天日照最短,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而是想到的是冬至吃饺子,说起冬至,也想起...

  • 话冬至

    文/夏矛 南北食不同, 多为预寒冬。 地球多国度, 谁知大可同? ——2019.12.31日上午于太仓市太丰社区花...

  • 话冬至

    冬至年年有,今年不一般,因为明年是本命年,所以按照习俗,冬至这天一大早起来就得穿红色的衣服,反正各种红,红内衣、红...

  • 话冬至

    今日冬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冬至吃饺子?,饺子对北方人来说,家常便饭,也便没有什么稀奇。但相对我们这个时...

  • 话冬至

    今天,冬至。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格外晴朗,格外明媚。 A说:冬至,一年冬至时,白昼最短夜色深长,头顶的星空明灭,算...

  • 冬至时节话冬至

    首先说说什么是冬至?有人说,冬至不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谁不知道。可是如果有人再问你二十四节气是什么?二十四节气是怎...

  • 冬至里话冬至

    阴极阳始生,南回日消斜。 数九里画九,九九归一九。 雪落百枝笑,酷似梅花俏。 喜见孩童闹,盛世春要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识文断字话冬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vq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