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日更最长的时候达到了200天,然后中间放弃了,放弃的理由颇多,且听详细分解。
首先是认为自己写的没有“营养”。写作,成不了作家,成不了名家,也许你会说厚积薄发,写作需要日积月累,但当时就是拗不过来那个劲。其次是,身兼行政工作以来,工作日常时而加班,导致会时不时的断更,一旦断更就不想再继续,可以归咎于没有时间。总之,就是觉得日更成为了一种负担,好像不日更,自己的生活、工作质量会提高。当时想的,如果把这部分时间留给阅读,陪伴家人等等,或许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事实证明,有点异想天开,断更的这一段时间,这部分时间也没能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反而自己思考的越来越少,生活浑浑噩噩。今天,决定再次重启日更,重启的理由几乎和上面提到的理由正好相反。
1.记录生活、工作。不为什么,为以后退休了找点回忆,让自己尽量丰富多彩。n年后,回想教学多半辈子,也徒留点文字。
2.以写促静、以写促精、以写促境。以写促静,通过写,让自己每天有一点安静的时间和空间,什么都不想,只想写作,类似于老人打坐。以写促精,这个精是精彩的精,为了写作也要让自己每天活的精彩一些,给自己的写作提供素材。以写促境,最终通过写作让自己达到一种境界,让自己达到一种起码对工作的游刃有余和对生活的满心欢喜。
3.反思成长,度过职业倦怠期。刚参加工作前几年,每日反思三个问题,让自己一步步成长起来。行政工作上,成为了一所学校的教务主任,尽管自身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起码得到了领导和老师的认可。这几年,我也评了中级职称,成为了市级名师,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但我深知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更多的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还需要脚踏实地去做很多接地气的事情,所以需要反思。
综上所述,我以为,这些理由还是较为充分的。像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家,他们也都是写作的好手,无一不是靠写作将自己的思想传达给更多人。像小数届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华应龙、北京教育科学院吴正宪、浙江金华俞正强、南京师范附小贲友林等等,他们个个不仅仅是正高级的大家认可的老师,更是能上课会写作的好手,每一个人都值得我去学习。我想,尽管他们很有天赋,也不是说一开始就是写作的能手吧。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的走下去,当我们想到放弃的时候,想想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开始,要开始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什么要开始的。前不久同事也问我,当初的写,为什么说停就停了,为什么没有坚持下去,如果坚持到现在,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自己,最终我认为写作的目的,那就是遇到不一样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