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没那么简单 2018年12月第二周周记(总第0006篇)

没那么简单 2018年12月第二周周记(总第0006篇)

作者: 秋静岳 | 来源:发表于2018-12-15 20:09 被阅读73次

    「很多风风雨雨,我都经历过,有一句话叫: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让你变得更强。 但我只想说,伤害就是伤害,没有这些伤害,我也会变得更强,因为我不仅天生励志,我还天生要强。」

    ——摘自公众号文章“我从不感谢捅我一刀的人” BY张韶涵 in 吐槽大会第三季

    一 工作

    自从去年席勒拿到经济学诺奖之后,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在国内经济学圈都越来越扬眉吐气了。这周听说,明年三月国内的顶级经济学杂志《经济研究》打算办实验经济学专门会议了。好事儿。

    手头的留守儿童数据,是可以写一篇文章拿去投的,问题是文章的主题。导师希望核心数据出的结论投国际期刊,但是国内的这个会议也不是随便写写就能中的。现在在想的是,要么把留守经历和健康、智力发育的关系作为主题,要么就着重关注孩子的ambition,也就是“梦想”。

    智力发育,健康,成绩都是留守儿童研究的老话题了。对于我们的调研数据来说,能做的突破主要是更细致的分类讨论。比如,同样是留守儿童,留守经历只有一年的和留守经历十年以上的有多大?

    结论是:很大。

    事实上,很多会被我们划入到留守儿童群体的孩子和普通孩子在各方面都没什么差别。就现在的初步结果看,如果在孩子的童年父母只外出一两年可能并没有什么影响。甚至在有些方面,留守儿童的表现会比非留守儿童好一些。比如,面对这样一个问题:

    “你是想今天拿到一块巧克力还是七天后拿到两块巧克力?”(我们事后会根据孩子们的选择,真的把巧克力给他们。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反而留守儿童显示出了更理性的一面:他们中的更多人不要求马上拿到奖品,而是选择主动延迟自己的满足,从而拿到更多。这是我们始料未及但也合乎逻辑的——

    他们可能已经习惯了这样延迟满足的生活。

    这差不多就是这周搞清楚的最重要的两件事了。一个是留守经历长短要考虑进去,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可能会有表现更优秀的方面。

    二 随手写作

    2.1 写作与概率

    语文课和考试一直在为我们灌输一种错误的理念:写作的评价标准是单一的,作品的优秀与否是确定的。

    但事实上,写作的评价是个充满随机性的过程。没有任何一篇文章该有一个固定的“分数”,我们只能通过概率去描述:

    文章A,看的人有100w,非常喜欢的有5%,有点讨厌的有5%,非常讨厌的有90%。

    文章B,看的人有30000,非常喜欢的有5%,有点喜欢的有95%。

    文章C,看的人有1000,非常喜欢的有50%,比较喜欢的有50%,其中,还有5%的人提出了批评意见,或者利用这篇文章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对写作略有了解的人应该能懂,这三种文章可以分别对应A咪蒙的田园女权爆款文,B一篇优秀公正的公众号科普,以及C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

    这三种文章无疑都是“优秀”的,但很多人无法意识到的是,这文章A、B、C的“优秀”是几乎无法同时达到,一定要有取舍的。为了打造爆款的“狂狷之语”几乎一定会损害文章的理性客观,而为了深入阐述问题进行的学术表达一定会影响普通人视角的可读性。

    在这种取舍中,用概率的视角可能会让我们摆脱源于固有观念的纠结。

    首先的一点是,为了达到写作目的,是不需要增加“无用的概率”的。

    如果你的目的是制造爆款,获得收入,那么你完全可以抛弃客观的中间派,把你的观众驱赶到完全对立的立场上去。有的人会觉得这是个道德问题,但不写作的人尝尝忽略:这也是个方法问题。

    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爆款文章常常充满情绪性?因为这些文章的作者知道,人天生喜欢争斗,而人越是在对立的立场中争斗,就越是愿意为了自己的立场付出金钱和努力。对立的一派的反对并不会影响收入,因为反对只会带来反感,而反感会让原来立场坚决的更加坚决。换言之,从方法上举例的话,如果你的文章这次看的人有100w,其中非常喜欢的有1%,有点喜欢的人有50%,有点讨厌的有45%——那就要用更煽动的语言,更激烈的辞锋,更刺激人心的例子,把人们驱赶到更极端的立场去,让比例成为“看的人有100w,非常喜欢的有5%,有点讨厌的有5%,非常讨厌的有90%。”

    这样,你就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因为只有非常喜欢你的人,才愿意为你付费。

    写作的概率告诉我们的另一点是: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的作品。不能接受恶意的作者本质是无能的作者。比起写作训练,他们更需要性格训练——训练自己面对反对和恶意时的钝感力。太多人在写作中,习惯于纠结零星的恶评,从而完全搞错了方向。作业的目的才是完全正确,但写作不是。而且恶评不是扣分,有时来自敌人的恶评反而还该是加分。作者的注意力应该在“有用的概率”上。

    所以,做科普的作者应该常问问自己:科普文章阅读之后,有多少人运用于实践了?以及,如果这个数量提升的同时,也有了更多打着伪科学的幌子的骗子来找你碰瓷的话,难道一个作者就该为了减少恶评止步不前吗?

    最后,写作的概率告诉我们,有得常常必有失。同时提升文章的每个维度的优秀程度,总比进行取舍困难的多。而且写作能力提升是个长期的过程,如果需要短时间提升一个维度的优秀,就要做好舍弃另一个维度的优秀的准备。具体而言,制造爆款就要放下节操,追求理性就要忍耐寂寞,这也是每一个写作者面临的取舍。

    所以回到最初,关于概率的问题:

    你希望你的作品,有怎样的概率分布呢?

    三 生活

    这周,渐渐找到了自己在摄影中想要表达的感觉。

    如果世界是复杂的,那么我想要的就是排除所有复杂的扰动,把我感受到的最美的部分复制,突出,重现,然后用简单且易于理解的方式重现出来。

    比如:

    [本周无必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那么简单 2018年12月第二周周记(总第0006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xz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