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是打骂,但会给不同的孩子带来不同的结果?是否可以打骂孩子。
第一,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孩子的性格是不一样的,这受到先天因素、家庭氛围、教养方式等多因素的影响。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对外界刺激的应对方式和抗压能力也不一样,所以需要因材施教。
其次,现在就诊于我们这里的患者父母这一代人,基本上与我同龄或者年龄差距不大。我们小的时候信息比较闭塞、单一,孩子对父母的权威地位更加顺从,也相对缺乏独立思想和个性。
可如今是互联网时代,孩子们是“数字星球的原住民”,从小就能接触到海量的信息,更加聪明,见识更开阔,独立意识更强,也会跟同龄人进行对比。
所以,我们父母在与孩子讲所谓的道理时,孩子往往不以为然,内心甚至想“又是老一套”。而且我们父母讲的所谓的“道理”,很可能已经不适用于这个时代了。而亲子关系不良后,这种讲道理反而起了反作用。
“你们要意识到,很多时候不是你们说的话没有道理,而关键是这些话是从你们嘴里说出来的!”因此,当父母认为孩子听不进他们说的话,只能以暴力让孩子屈服的时候,孩子内心的愤怒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孩子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是时代的进步,家长们应该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也意味着不能套用老的那一套教育方式在如今的孩子身上了。时代的飞速发展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学会做更有智慧的家长!
我认为孩子可以用“打”这种方式进行惩罚,但要注意方法。
首先说“骂”,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应该引导孩子加强自我反省,必要时需要具体指出孩子犯了什么错误,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应如何纠正。简单来说就是以事论事,对事不对人。
而很多父母在骂孩子时,往往是采取侮辱性的语言,对孩子进行了人身攻击,比如说“你真愚蠢!”,更不用说对女儿骂她“贱”此类侮辱人格的话,这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
而说到“打”,如果要采取这种惩罚方式,必须跟孩子提前约法三章。比如:如果你具体犯了何种错误,我就会采取打的惩罚方式,具体打哪个部位,在哪里打,怎么打,打多少下。惩罚结束后,再给予安慰,耐心地引导孩子自我反省,有助于他的改变。
如果孩子犯了没有约法三章的错误,则一律不能“打”,但可以后续加入到约法三章的内容中。
这不但让孩子有安全感,而且会对犯错的后果有相应的心理准备,也有助于其建立规则意识、底线思维。
这种打才是以惩罚、教育为目的,一般不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反而是有益的。而大多数家长采取粗暴、直接、不由分说的打,更多是出于泄愤和体现家长的权威,不仅让孩子产生愤怒、恐惧等心理,而且会让其从内心深处对父母产生仇恨和鄙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