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十一”双节同庆,园林景区尽是人人头。如何规避人群,享受别样的游览体验呢,不妨随着老猫一起来穿街走巷吧。
园林白加黑模式,人从众第一站:艺圃
家门口坐公交301到达景德路儿童医院站点,向西北折至吴趋坊。此坊原为苏州吴坊六十坊之一,“吴趋”两字源于古代吴人歌唱吴地风情的《吴趋曲》。晋代陆机有《吴趋行》:“四坐并清听,听我歌《吴趋》”,吴趋遂成坊名。旧时此地名人故居甚多,明代唐寅故居就在吴趋坊北口。此地旧时为城内最喧闹处,元宵灯会,四月十四轧神仙、七月半、十月初的迎神庙会,吴趋坊为必经之地,苏州有“吴趋坊看会——老等”的谚语。
阊门之内吴趋坊沿路可见垂花雕刻、朱红门楼的揖秀园,是吴趋坊闹市中的一处私家园林。(可惜每次经此都大门紧闭,听说园内山石叠得尤好)因园子西北邻近艺圃,东南靠近环秀山庄,故取谐音“揖秀”,借此表达主人谦让、恭俭的处世风格。现此园被列入《苏州百园名录》。
百园之一揖秀园想着好友已在艺圃等着,急切切地走错了一条巷子,到了五爱巷。据《宋平江城坊考》,五爱巷原名王枢密巷,“枢密”是宋代武官的职位,所以这条巷子应该得名于在这儿居住过的王姓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部长)。后误传五枢密巷,再改为五爱巷。偶然得见织造局旧址。
五爱弄10号织造局旧址明清两代,南京﹑杭州﹑苏州各地设立专局,掌管织造各项丝织品,供皇室之用。追溯织造历史,如今江宁织造仅剩遗址,杭州织造已经消失,仅苏州还留有当年的痕迹。保存较为完好的衙门就是织造署,而五爱巷的乃当年织造局中的一个,也是织造工场中唯一一个尚属完整的遗存,现仅存三进,残留的砖雕门楼上题有“燕翼相承”,是清代同治年间,状元洪钧所题。
窥见织造局旧址砖雕门楼就此回转至宝林寺前。顾名思义,这是宝林寺前的一条巷。但曾经香火鼎盛的宝林寺已毁于太平天国战火。据说,刘嘉玲曾生活于此。艺圃距此咫尺。
宝林寺前原名蒋家桥巷艺圃相邻的老房子,想当年也是艺圃的一部分吧。
看家护院的老狗 闺房的木楼梯 生活着的老宅子 一方晴空文衙弄3号忍庐,保存着“孝弟传家”的砖雕门楼,为1934年,书法家吴仁锡(号毅葊)所写。
忍庐的砖雕门楼文衙弄5号,便是艺圃,始建于明代,一座文氏家人的园子。如将艺圃比之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留园,那么锦帽貂裘当属留园,闲云野鹤则为艺圃~~~此处历史人文略过,自己感受。墙裂推荐车前子的《药香的艺圃》。于老猫而言园林一盏茶,属艺圃尤清,于是打个卡,喝杯茶,回味着杨仙女说的“艺圃的屋脊像极了江南女子所着旗袍的细镶”。
乳鱼亭畔留个影第二站 五峰园
出艺圃,沿文衙弄北行,前往五峰园。文衙弄因艺圃主人、文征明曾孙文震孟居此得名。沿途有堵超有爱的粉墨老墙。
文衙弄过街楼 爱要大声说出来穿西中市,先抵泰伯庙。这是为纪念周太王古公亶父长子泰伯而建,始建于东汉,为江南地区第一座奉祀吴地开发始祖泰伯的庙宇。
仔细寻根 行路读书 脚踩厚重的历史 窗里窗外看浮世出泰伯庙左转,终于到五峰园。此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长州尚书杨成所筑,俗称“杨家园”、一说园为文征明之侄画家文伯仁所筑,文伯仁号五峰老人。园中耸立五座太湖石峰,高二丈,颇极皱瘦玲珑之致,并峙高阜间,形似老丈,又名五老峰,分别为“丈人峰”、“观音峰”、“三老峰”、“庆云峰”及“擎云峰”,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园西南角有土墩,俗传为唐柳毅墓。
五峰园位于五峰园弄 我与五老同为峰 假装入深山柳毅井
五峰园内有棵老朴树,挂着苏州市古树名木的牌子,编号居然是001。
古树名木中的NO.1五峰园一墙之隔就是阊门西街。于是想着此园要东扩,很想即刻拆了墙。因为墙倒了会是桥。
爬高落低看东扩时有隔壁乡邻前来絮叨,都是老苏州,一腔吴侬软语,希望五峰园恢复茶室,价位20元以内都能接受。呵,与其说他们很想要个喝茶的地方,不如说他们想要一种地道的苏式生活。
家长里短话发展不知不觉已是下午一点,肚子唱起空城计。在西中市觅食,吃了一碗红汤素面。吃饱,继续赶路,途径皋桥。西中市宋元时名皋桥西巷。皋桥则是为纪念东汉吴中名士皋伯通而得名。据说梁鸿、孟光“举案齐眉”的故事即发生于此。唐伯虎也常来此溜达。
举案齐眉的皋桥第三站 詹氏花园
明清时,阊门一带十分繁华,由此形成西中市、东中市的商业街。如今,这两条街相连,时有雕花小楼映入眼帘。
中市街的雕花小楼路尽东中市,穿人民路,折入祥符寺巷。此巷原有南朝梁天监年间所建福田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易名祥符寺,巷由此得名。 单位里的一位老园丁居住于此。去年探望他时,见到他家门前种了很多花草,俨然个小花园。
祥符寺巷西入口巷内轩辕宫又名为“仙机道院”,是苏州清代著名的“四宫”之一。宫内主要祭祀皇帝及圣母嫘祖。这位嫘祖还有个别称名为“蚕丝之神”,传说中就是她发明养蚕制丝之法,教会了广大劳动人民蚕桑、丝织。每年的九月十六机神生日,信众都要前来进香祈福。
先机道院轩辕宫门楼砖雕有损,“为章于天”四字,是林则徐的爱徒晚清时期苏州榜眼冯桂芬所书。
轩辕宫砖雕门楼巷内松筠里,藏在了斑驳的白墙内,是保存完好的民国建筑。据记载此处是民国商人张氏的产业。
松筠里 松筠里的老墙老砖祥符寺巷22号圆公井
东出小巷右至皮市街,再右转至闾邱坊。这条东西向的小巷子,以北宋大臣闾丘孝终宅第在此得名。
闾邱坊詹宅詹氏花园位于此巷东头,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旧为朱宅,又名“静中院”。1943年,著名实业家詹沛霖为长子詹家驹结婚购得此园。后一度散为民居。1986年,詹氏花园陆续回到詹氏后裔手中,詹家后裔出资修复并于2005年捐赠给苏州市社会福利院。詹沛霖有三子两女,为体现兄妹五人的亲情友爱与公益慈善大爱,将故宅定名为“五爱堂”。虽已列入百园名录,但此园尚需养养,展陈尚显单薄。
扫码现场预约入园 园记读史 花园半亭 松鹤延年花街铺地历史的印痕,城市的肌理
出詹氏花园,沿闾邱坊东行,可见苏州邮电局旧址。
苏州邮电局旧址闾邱坊的西段连人民路的东面一大片是原“苏州东吴丝织厂”的所在地。现在小巷子里还留存有东吴丝织厂高大的厂房围墙和残存部分厂房。
残存厂房 厂房的排气口走出小巷,到接驾桥了。好累呀,坐等公交南行至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沧浪亭。
詹氏花园展示的沧浪亭构建模型第四站 可园
沧浪亭对面是书院园林可园,本是宋代始建的沧浪亭一部分,初名“乐园”,又名“近山林”。清光绪十四年(1888),布政使黄彭年在此设学古堂,时园有八景:学古堂、博约堂、黄公亭、思陆亭、陶亭、藏书楼、浩歌亭、小西湖。
可园浩歌亭浩歌亭为全园制高点,取自王冕诗“浩歌拍拍随春风”句。亭下原有古梅数十株,其中“铁骨红”名种,有“江南第一枝”之誉。现亭额为教育家邓邦逖于1956年五月所题:“苏南工业专科学校扩展,以可园为校舍五年于兹,今届剙校四十五年,爰修斯亭,并新其额,以志纪念。”
第五站 网师园夜花园
一个字,美码字码得手酸,关于沧浪亭、可园、网师园点上省略号,哈哈,难免虎头蛇尾,就此搁笔,晚安。
老猫的文字是喵喵出来哒关于作者:一个爱猫之徒,熟识之人都昵称为老猫。这只猫生长于吴越古镇木渎,喝着香溪水长大,又得白云泉滋养,喜好传统文化,拍曲,习字,抑或涂鸦点小文。而今,诗意地栖居于苏州园林,以一颗匠心,灌园躬耕三十余载,简单而快乐。喵,喵,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