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死就不会死,就是说没事找事,结果倒霉。
前天经理回家的途中发了一个动态,说“好不容易坐一次大洛阳的公交车,竟然还免费,这才是帝都的范儿”,然后呢,下面竟然跟起了队形“滴,老年卡”,这让年年28岁的大爷怎么无视呢,所以呢,这些亲生的犊子们,跟队形的每人三千字的作死心得。哈哈哈,希望大家写的开心(幸亏自己没有跟队形,嗯,很机智)。唉~大爷也敢调侃,是不是生活过的太滋润了,就像大爷说的“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去不复返”。其实,有时做一只舔狗可以活的很好,不是吗?哈哈。
有两个故事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都听过“烽火戏诸侯”和“放羊的小孩儿”这两个故事。
烽火戏诸侯是说,周朝的周幽王为博自己的妃子褒姒一笑,把用来告知将士镐京危急的烽燧点燃,褒姒看见烽烟一起,竟然匆匆忙忙来了许多军队;幽王命令一下,大家又悄悄散去,好像演戏一样,不觉掩口一笑。这一笑,真是百媚横生,幽王看了高兴极了。以后,幽王又把烽燧点燃了几次,诸侯一再上当,最后,当烽燧燃起时,再没有一个诸侯发兵了。所以,当镐京真正危急点起烽燧时再没有一个将士相信了,都以为幽王在博褒妃一笑,因此,国家被攻占。
狼来了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一个小孩儿在山上放羊,第一次,他大喊,狼来了狼来了,山下农作的伯伯就赶了上来,却发现并没有狼,是小孩儿在撒谎,就下山继续农作了,第二次小孩又喊,狼来了狼来了,农作的伯伯又赶上来了,发现小孩儿又在撒谎,很气愤的下山了,但第三次,狼真正的来了,但无论小孩儿怎么喊,山下的伯伯都以为他又在开玩笑,就没有再上山,所以小孩儿和羊都没有了。
所以说“不作就不会死”,为了好玩,再一再二可以,但是再三再四就很过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