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孩子的爱?
孩子感受到的爱是什么?
爱是以父母以为的方式爱孩子,还是以孩子的感受去爱孩子呢?
琼瑶是长女,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孩子多,靠琼瑶父亲一个人教书挣钱根本养不活孩子。
在上海时,琼瑶的母亲也去中学教书了。
无形中,作为长女,琼瑶每天要带着两个弟弟上学放学,还要照顾年幼的妹妹。
当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早早懂事,“对困苦的感受特别敏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越大,自己内心的压力就越大。
上高中读书,看着一堆读不明白的数学题,琼瑶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而她母亲则期望她可以好好读书,不要做那些无用的涂涂画画,“考上大学,未来一切都美好了。”
我知道那样的痛苦,数学考二十多分的痛苦。
一大张卷子,正反面没几道会做的题,眼前一片模糊,脑子一片空白。
为此,身体出现了严重的躯体症状。
一听说考数学,就要蹲厕所。
在琼瑶《我的故事》以及小说《窗外》里,可以读出在家里感受不到爱的琼瑶,懂她可以开解她的国文老师,成了她寻求爱的一个出口。
正如心理老师说,不是孩子早恋有心理问题;而是心理上有问题了,才会去早恋。
“你一定要拼出你全部的力量,以你的聪明才智,绝不可能考不上大学:万一考不上,不是你一个人的失败,是全家的失败,你好自为之,千万不要让母亲失望!”
父亲是有名的教授,妹妹是优秀的妹妹,小弟是优秀的小弟。双胞胎弟弟麒麟住校,上高三的琼瑶感到无比的孤独寂寞,生命里一片贫乏。
一边心里不愿意让父母失望,经常做噩梦梦到全世界的人此笑自己一个大学教授的女儿居然考不上大学,琼瑶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
肯吃苦肯努力又好强,好胜的母亲禁止琼瑶写作看小说。
这样境况的青春期高中生。遇到了一个国文老师的鼓励与可怜爱,限入一段惊人骇世的早恋,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如果琼瑶的母亲能够以琼瑶的喜欢的方式,不要苦苦逼她去考大学,不要给她贴那边多标签,与邻居孩子做比较,允许她看自己喜欢的书,写小说,也许这场早恋不会出现……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而这些曾经的经历与情感体验,成就了琼瑶《窗外》小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