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文章的你,一定是希望自己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满脑子思绪下笔行文却枯燥乏味到让自己都无法接受?
反正我是如此,文章直白的仿佛儿童作文,通篇流水账。
我焦虑、烦躁、气血上涌,但是毫无办法。
也许,我们都是差了那么一点,写作的技巧。
场景演绎让情感更加充沛
我们写作往往都只会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几个形容词就把内心的焦灼表现的一览无遗。这是简单的,同时也是枯燥的,读者是没办法从中感受到共鸣感的。好的文章,在情感表达上一定是含蓄的,内敛的,通过场景的演绎,从侧面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而不是直白的准确的一针见血的把话说明白。
回到开头的例子,写不出文章的我内心焦虑、气血上涌我们该如何描写呢。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我的手指在键盘上灵活的飞舞,时不时用力的敲打着删除键。我总是感觉凳子坐的不够舒服,感觉两旁的扶手束缚住了我的思维,我只能不断调整坐姿,一会升高座椅,一会调整距离。貌似灵感来了,哒哒哒飞快的敲下几个字,隔壁的训斥小孩的声音刺激我的耳朵有点痛,感觉有点热,是不是空调温度有点高,呼吸都有点不顺畅。
上面这段,全篇没有出现焦虑、烦躁、气血上涌,但是无法专心写作,不断做些小动作,想调整空调的行为,就是侧面表现我的情绪。比起直白的说自己焦虑,更容易让观众有共鸣感。因为我相信很多人在焦虑心神不宁的时候,会和我一样,不断的分身去关注一些不需要关注的事情。
因此,不要再用直白的修饰词了,到现在,你还不知道为什么写不出好文章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