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拆书《经济学关我什么事:生活中的经济学》,由德国财经作家文安德·冯·比特尔斯多夫所著,作为入门级的经济学读物有一定的阅读价值,书中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一些生活现象,诸如企业运转,个人薪资与市场,品牌与个人消费,通货膨胀,国家对金融的调控作用等。给出的案例比较容易理解,适合经济学小白阅读,增强一些生活经验和智慧,当然,有一定阅历和经济学知识的人不看都是明白的。
第一章叙述经济学是什么,并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书中直接了断的指出,经济学在解决三个问题:
1.生产什么,根据市场要生产多少?
2.谁来生产?
3.如何分配生产出来的成品?分给谁?给多少?
而稀少性又是决定价格的指标,如某位高知名度明星的门票,代言费,或者说是摆在高速休息站的可乐。垄断或者独占机制(比如专利,生产配方)等则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行为却不利于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良性市场竞争应该是不断的推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章讲述了企业是怎么一回事,在经济世界中的作用。企业是转化资源提供服务和商品的一种组织结构,一个人不能独立做所有的事情,所以依赖于企业或他人的服务,从而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更擅长的事情上,任何在运行的门店都可以是企业,每个人也能够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为企业家。作者给成功企业提出了四个标准:
1.更便宜或者使人感觉便宜的产品
2.比竞争对手品质更优良的产品
3.产品的畅销和知名度,引发人们的购买欲。
4.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诸如外卖服务。
作者也解释了企业与钱的关系,有限责任公司(出钱不出力不负责),无限责任公司(出钱出力出事要赔偿),以及股票的买卖和企业间的并购现象。
第三章介绍了人力市场,人失业或者就业,找工作获得的报酬主要还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作者解答了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就是机器会抢走人类的工作机会吗?
新型高效的机器工作确实会抢走陈旧低技能岗位上人的工作,但是这种形式却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在其他领域创造了工作机会。促进的消费,提升了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活质量,并且催人发生进步性转变。
第四章介绍了钱这种东西存在的意义和诸多变体,比如利息是换取现金的代价,货币间的流通,控制货币数量可以抑制通货膨胀,有价证券如何能够变得不值钱并产生金融危机,人要慎重选择自己的负债形式等。
第五章讲述了国家在经济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作者将国家比喻成一个收银员,拿了钱就要为百姓做事并控制风险。比如社会福利,公共设施,环境保护,法律治安等,最重要的作者提到是教育问题,如何扶助弱者,使其拥有平等的机会,比如可以设立公立大学,提供奖学金等。作者也探讨了国债,以及GDP的概念,影响国内生产总值最主要的因素,是社会经济的总需求,包含以下四方面:
1.个人购买力和消费水平
2.企业购买力和投资建设力度
3.国家建设的力度
4.其他国家或者外商在本国的购买力度
国家对于个人上,可以通过控制税收和发国债调控人的消费程度。
第六章探讨了在世界的角度上,去看国家间的相互交流贸易,经济流向。从宏观的角度看,钱会随着潮流变化,现在网络革命,全球化以及品牌世界影响着社会经济,对于企业来说,销售已然成了决定性的关键能力。作者着重谈到了跨国间的合作和跨国公司这种组织形式,核心还是为了节省成本,创造更好的独特服务。而对于品牌,作者给个人留了几个思考题值得回答:
1.是否经常被广告和营销策略左右自己的意志而做出后悔的决定?
2.日常消费是否超出自己所能承担的范围?
3.穿上平价衣物或者地摊货是否在意别人嘲笑的眼光?
如果是,那么需要警惕。
第七章在探讨一个国家的经济现状,探讨了一些贫穷国家的现状,以及造成贫困的原因,和如何摆脱贫困。作者明确指出,能赚到钱的经济就是好的经济,人民能赚钱,国家会富裕,这是经济的真谛。私人财产所有权对摆脱贫困有重要作用,我的理解便是要掌握生产资料。
拥有广阔的市场,并且提供交易的便利性和活跃度,一个国家才会富有。教育是穷人和穷国翻身的关键,而教育代表着是了解信息,拥有技能和生产力。作者也探讨了一些其他的现象,诸如殖民、矿藏等给弱国带来的影响,经济援助并不会解决国家人民的贫困问题,这里面难以判定钱最终到了谁的手中并用来做了什么。
总体来说,本书作为入门级经济学读本,具有趣味性和综合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