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景公问孔子执政的要领,惜言如金的孔子说了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也就是要各守其道,这样国家就能治理好了。齐景公果然一点即通,他深有感触地说——
“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
你说得真好啊!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那么,即使粮食满仓,恐怕也无口福享受了。
孔子的“八字诀”内涵丰富,它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得既准确又到位。
司马迁特别强调“礼”的作用。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了一段话,正好是对孔子这句话的解释——
“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因为不通礼义的本质,以致于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当君的没有君样,就会以下犯上;如果当臣子的不守规矩,就会遭来杀身之祸;父亲没有父样,就会荒淫无耻;如果儿子不像儿子,就可能出现子弑父这样的恶行,背上不孝之骂名。这四种行为,是天下的四大恶行。试想,如果放眼望去尽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场景,那么天下将有多混乱啊!
司马迁认为,因为不通礼义的缘故,才导致“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种现象发生。人而无礼,该有多么可怕!所以说,孔子也好,司马迁也好,他们讲的这些归根结底是说做人要有礼、讲礼、守礼,有礼才会有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每个人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