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想法
教育的路千万条,我为什么这样走?

教育的路千万条,我为什么这样走?

作者: 潘燕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3-31 14:05 被阅读283次

    在大家的眼中,我教育孩子算是成功的,因此经常会被邀请交流自己培养孩子的所谓经验,直到昨天我和朋友交流时,我才发现之前我说的都不够全面,我的所谓经验只是听起来很好,但对大家的帮助不大。

    做任何事情都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而每个人自身的条件不同,这一些条件又是很复杂的,究竟哪一些条件是优势还要结合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才能得到具体体现。

    我的老大出生时,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也是一枚小白,除了找一点书来学习,就只会随大流了。但有一点,当时对孩子始终没有较大的期望,只是希望她能快乐健康,长大以后能够自食其力。在她两岁多时,像其他很多家长一样,在音乐舞蹈方面选择了钢琴让她去上兴趣班。那时在内地,兴趣班还不成规模,我们送她到一个钢琴老师家上课。

    在她学前的那个阶段,我在深圳的工作和生活并不安定,也没有下决心在深圳定居,所以孩子也是两头跑。在老家学了一年钢琴就没有继续了,在深圳也只上一个学期的幼儿园。后来自己出来创业,经营一个专业书店,虽然将她接到深圳,但我生意上的事情很忙,以至于都忽略了她上学的事情。临到开学前几天才想起来,辛亏朋友帮忙安排就近到园东小学上了学。

    她上小学的前半年没有读幼儿园,也没有接受幼小衔接的培训。那时的她每天自己去罗湖书城看书。早上去,晚上回,中午就到地王大厦里的麦当劳吃个甜筒。因此,刚入学时和同学比还有一些差距。

    她刚进小学校门我就告诉她,我要做她们同学中最搞笑的家长,还告诉她学习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开心,因为我已经为她将来安排好了工作,等她长大以后到书店来卖书。我还记得她那时回答我的话“我才不去你那个破书店呢!”我知道,她见过了罗湖书城的大场面,看不上我的小书店是正常的。我还记得我回答她的话“反正你不用担心将来工作的问题。你要是不喜欢到我的书店工作,那你可以自己找更好的,但是要靠你自己,我可帮不了忙啊。”

    那时我对孩子依然没有学业上的期望,是因为自己经营书店,将来也确实要有人接班。她是一个女孩,我想将来她能留在身边不是很好吗?

    到三年级期末时,她的班主任告诉我们说深圳市实验小学面向全市扩招200名学生,建议孩子去考一下。我们接受了班主任的建议,让孩子参加了考试。幸运的是她考上了,四年级开始她就到实验小学上学了。

    考虑到接送问题,加上那时经济条件也有好转,而且孩子没有上辅导班,只是每周上一次美术课,开销不大,我们就在实验学校对面租房住,方便她上学。

    孩子小学毕业后,根据小升初的考试成绩,她被安排到实验学校中学部的重点班开始初中生涯。

    2007年,我拿到了澳大利亚的移民签证,如果孩子和我们一起过去的话,她可以免费读当地的公立学校。

    进入初中,孩子的年龄大了一些,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虽然总体成绩还可以,但因为和老师观点不一致,以至于她对英语有抗拒的心理,英语成绩拖了后腿。为了避免和老师矛盾激化,影响她对学习的热情,经过讨论,在拿到签证后我们为她办理了退学手续,和我们一起到了澳大利亚的墨尔本。

    在墨尔本,我们利用了澳大利亚的潜规则,让孩子顺利地入读当地最好的公立女子学校。我觉得作为家长,为孩子能做的也就是这么多了。我们觉得她在澳大利亚参加高考会比在中国参加高考容易很多,读书不必太辛苦就可以在澳大利亚读大学。这个时候,我们对孩子强调得最多的是注意休息,注意身体。所以,后来当她妈妈告诉我被香港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在没有面试并提供四十万奖学金的情况下录取时,我惊呆了!我知道孩子成绩不差,但没有想到会这么好,这远远超出我对她的期望。

    记得刚到墨尔本时,因为语言的问题,学校先安排她先读了几个月的语言学校。语言学校的学业很轻松,她有大量的时间上网。她那时沉迷于《哈利波特》,一度被网友推选为百度贴吧中德赫吧的吧主。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她写了多篇共几十万字的哈利波特同人小说,我还在知识产权出版社给她编印成了一本书。这时我认为她会在文学这条路上走下去,甚至帮她规划未来的工作--大学毕业后去一个少儿类的出版社做一个儿童科普编辑。

    但是,在高三时,她的物理老师改变了她,激发了她对物理学的兴趣,使得她从对文学的热爱转向了对物理学的热爱并取得优异成绩。

    从她到墨尔本开始,我基本上就不再过问她的学习,如果问也是出于对澳洲教育的好奇。在网上,我看到和她来往密切的几个网友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哈佛大学的研究生、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我就更加放心了,她的这一些网友每一个都比我优秀得多啊! 

    我的老二出生在香港,拿到了香港的身份,是一个典型的“双非”儿童,可以在香港读书上学。当初将他选择在香港出生,主要还是因为我对大陆的教育有恐惧感,特别是在对比了澳大利亚的教育以后。可是在我真正了解香港的教育以后,发现香港的竞争更盛。但我已经不是很担心了,因为我接触过了一些香港老师,发现她们都值得点赞。

    老二两岁还不到就要开始到幼儿园叩门了。孩子出生的月份比较晚,因为要发放学券,香港要求提前申请幼儿园。那个时候,跨境读书的双非儿童越来越多,北区的学位很紧张。看到很多家长早早地带着孩子上早教班,学习面试技巧,但我没有送他去参加。

    从五月份开始,我前前后后在上水和粉岭去了二十多间幼儿园报名,最终只接到了五个幼儿园的面试通知。虽然先后参加了这五个幼儿园的面试,但孩子都没能通。到开学前的五月份,有一个专门为跨境儿童服务的保姆车公司阿姨告诉我,在天水围有一间幼儿园有一个半天班的学位,要我带孩子去看一看。

    我赶紧带着孩子去了,这是一间中英文幼儿园。进到幼儿园,恰好遇到园长。我和她站在过道里交流。孩子站在墙边,自己看着墙上的英文字母念着玩。一个老师过来带着孩子到一间教室去了一会,回来和园长说了几句,园长立刻告诉我孩子可以在这里上幼儿园了。

    后来我才知道,之前的幼儿园是觉得孩子的月份小,孩子在面试时因为没有接受过训练而有些紧张所以没有被录取。而这个幼儿园园长看到孩子已经认识了26个字母,老师和孩子交流时不是那种面试的场面,加上孩子又大了一点,他不是特别紧张,所以就被录取了。

    老二能够从小按部就班接受正规的教育,他的条件已经比老大那时的条件好多了。他出生就已经是香港身份,所以我不担心他的未来。尽管香港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可是只要自己勤力,在香港养活自己还是不成问题的。

    老二到了要上小学的时候,虽然幼儿园安排我们到一些小学去考察,但我没有去找好学校叩门,直接选择了由教育局抽签派位。孩子的运气不错,被安排到原来幼儿园旁边的小学,离公交总站只有一墙之隔,以后他自己上学太方便了。

    为了方便孩子上小学,我专门搬家到福田口岸对面。香港的学校也有不少学校安排的兴趣班,孩子选择学跆拳道。香港是用繁体字,而孩子年龄偏小,写字很辛苦,对学习一直稍有抗拒,加上妈妈手机不离手,大多数情况下对他是吼叫教育和羞辱教育,使得他对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为了不激化,我只能想办法缓解他的压力,更不让他补习了。

    或许是幼儿园打的底子还好,所以他的成绩总体不是太差,只是常常拖欠作业。在他身上,有两件事比较奇怪。一是虽然孩子不爱看书,看的书有限,但他的识字量很大,远超一般的同龄人;另外就是对数学比较敏感,喜欢算术。

    二年级期末时,学校参加了全港小学生数学比赛,他竟然拿了校内赛的冠军,还拿了二年级的数学学科奖。这样他对数学学习就更感兴趣了。今年过完年,他已经先后参加了四次香港不同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拿了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三等奖,另外一个还没有出成绩。

    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她妈妈的影响,他喜欢玩手机看电视追剧,所以文字表达能力极差。如果不考写作,他的成绩排过全班第一,年级第二,但是只要考中英文写作,他的成绩就到班上七八名了,年级也要排二十多名。

    我虽然希望他能补上写作的短板,但现在我没有办法改变他妈妈,没有办法给他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只能耐心地等待。不过我也不是特别担心。我曾问过他爸爸给他的印象是什么,他说爸爸每天看书写文章,至少我给他的还是正面的影响。

    老三出生时,香港已经取消了“双非”政策,只好生在深圳。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学习各种孩子培养方面的书和文章,结合自己前面两个孩子的成长经历,决定让她输在起跑线上。在她上学以前,绝不刻意叫她学习上的知识,甚至尽量不让她去幼儿园。现在她上幼儿园是因为要读小学必须要有幼儿园学籍,不得不读最后这一个学期。

    和她的同学比,可能她是最差的一个,现在还不认识几个字,26个英文字母也认不齐,十位以上的加减也不会。但我对她反而有信心,因为她说谎张口就来。

    现在我对孩子教育最主要的信心来自于我现在开始关注教育了,在帮忙积极推动一个教育项目的同时,我认识了不少教育培训行业的机构老板和优秀的老师,而且以后会认识越来越多的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我自己不行没有关系,但认识了这么多专业人士就不用担心,万一哪一天孩子真的需要补习,我能帮他找到最好的课程和优秀的老师。

    我之前不焦虑是因为对孩子没有期望,开始时也没有条件送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焦虑也没有办法,只能认命。只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运气好,一路遇到很多帮助孩子的贵人,所以孩子能取得较好成绩。

    我现在不焦虑是因为我现在不同以往,现在我认识了很多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这一些专业人士都是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自己培养的孩子都很优秀。再加上前面自己培养孩子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我有托底的条件,不必焦虑。

    以前我总是告诉家长不要焦虑,为什么家长不接受,是因为我没能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他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没有经验,或者缺乏这样或者那样的条件,可以理解。因此,要帮他们消除焦虑,除了说一些道理以外,最重要的是帮他们发现自身的优势或者创造一些真正帮到孩子的条件,让他们自己有信心,有底气。

    因此,写这篇文章是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启发家长:教育的经验可以学习,虽然家长不必因此成为教育领域的专家,但最重要的是发现自己培养孩子合适的条件。如果条件不好就努力去创造条件或者寻求帮助,仅仅焦虑不但没有益处,反而会影响对孩子的教育培养,甚至影响家庭的团结和睦。

    最近刷屏的沈巍“大师”说过一句古语“善始者众,善终者寡”,在教育的道路上,同行者越多,可以走得越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的路千万条,我为什么这样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ij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