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3日12点09分,我最亲爱的爷爷永远睡着了,操劳了91年,再也没有力气为我们操心了~
就在12点08分我还通过视频看到爷爷安祥地睡着,只是呼吸不在均匀,他是那么得慈祥!我隔着屏幕非常紧张,放下电话便拨通了弟弟的电话,一聊便是大半小时!因为我们都知道爷爷大概撑不了太久了,因为近几天动弹都不太方便,饭量也骤减!我们聊东聊西,聊我们小时候跟爷爷相处的日常,突然听到电话那头妈妈说她已经收到了爸爸的微信,爷爷已经离开了!虽然我心中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这个消息时,我顿时泣不成声!伴随着眼泪,跟爷爷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在我脑海中一幕又一幕地涌现出来。这时,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美好的回忆!
我突然真正明白了爷爷为什么总是郁郁寡欢,时不时会跟家人们发发牢骚,或是指责批评!50多年前奶奶就去世了,留下了4个未成年的孩子,最大的16岁,最年幼的仅6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人又当爹又当妈把他们养大。在那个连口粮都不足的年代,拉扯大四年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幸好,我的姥姥(爷爷的妈妈)一直陪伴到三个孩子都成家!即便如此,爷爷有心事时根本没地方倾诉呀,不发发牢骚那不就憋坏了吗?
在我最初的记忆里,因为受陈旧的“重男轻女”封建思想影响,爷爷并不太喜欢我。小时候,爷爷总是悄悄地把好吃的留给他的男孙子——我的堂哥和我弟弟。在过年给压岁钱的时候也会区别对待,我们几个黄毛丫头一般只有2元,而孙小子可以拿到5元。我和两个堂姐的小动作一般都会惹来爷爷的谩骂。而批评男孩子的口气会稍微轻一些,或是有时带着微笑劝说他们。至今依然清晰地记着爷爷的经典批评语:“日灰眼腔骨”、“日背眼腔骨”。有时看到我们小孩子的调皮劲,甚至急得在远处挥舞着手中的长柄扫帚做出要打我们的架势来吓唬我们。
爷爷也是非常爱操心的,因为他也跟天下所有父母都一样,他想让自己的孩子们和所有的后代都过得好!他会过问两个儿子庄稼种植、收成情况,帮他们识别预判这一年种什么会收成更好。每年秋冬季还会操心他们的粮食是否已经出仓变卖成钱,因为长时间堆放在粮仓中会招来老鼠。闲来无事时,他会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每天会拿起扫帚扫扫院子或大门外的大街,他看不惯周围太脏太乱的环境。看到院子里种植的菜苗缺水时,会及时给它们浇水。在饭桌上,爷爷也会把他看到的一些自己家人或别人做得不到位的情况跟我们唠叨唠叨,经常说人活着就要正直,做事不能歪门邪道。以前在我看来这些是太遥远的大道理,而现在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家教家规。爷爷经常把一些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好的真实事例对比讲解给我们听,这些点点滴滴慢慢印入我们的脑海,印出我们的心间。或许日后慢慢内化成了我们价值观的一部分。
爷爷对知识的渴望与敬重都体现在他的一言一行中。他一直用质朴素的语言奉劝我们多读书。他自己每天在午睡前都会随手拿起一本书翻看几页。我很好奇,为什么爷爷拿来什么书都看得津津有味。有时看得是我初中的历史课本,有时翻看的是过期的报纸,有时则看的是爸爸的医学书.....小时候,我们有时候玩过家家,会把一叠书放在一起当板凳坐。这个把书坐在屁股底下的行为是要遭到爷爷狠狠批评的,他会呵斥我们不尊重知识,还说这样的行为会使我们变笨,读书读不好。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