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你认为一个觉得自己‘不好’的人最极端的行为会是什么?”
蛤蟆轻轻地说:“我猜是,自杀。”
“你认为……他们处在怎样的‘自我状态’?”
“悲伤的儿童状态,我猜。”蛤蟆答道。
这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的一个片段。作者罗伯特·戴博德,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学者及临床实践者。本书是他最畅销的大众心理学作品。
这本书让经典童话《柳林风声》的主人公们再次登上舞台,通过蛤蟆与心理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讲了一个让人学会如何: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信自己、信他人;能成熟地接纳自我,还能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由独立个体走向共生关系的故事。每个人都可备一本,时不时拿来翻看一下,总能有新收获。
一. 蛤蟆“抑郁”了
在朋友眼里,蛤蟆最近变了。以前他是大家的开心果,最近却变成了有史以来最悲伤的蛤蟆。
“一切都显得那么黯淡,我找不到出路。感觉自己好像没有什么价值,不像河鼠、鼹鼠、獾他们受人尊敬,我就像个笑话。虽然他们说我心肠好,也会逗人乐,还说我大方,但我这辈子都干了些啥?”很长一段时间,蛤蟆没了做事情的劲头,会跌入无尽的悲伤情绪里。
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呢?苍鹭告诉蛤蟆,这需要更好地理解自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如果否认情绪,选择无视或压抑它们,结果都像是做了心理上的““截肢”,“你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残缺的人。”
二. 人格的三种结构:儿童、父母、成人自我状态
蛤蟆感觉非常不快乐,很悲惨,很内疚,还感觉备受责难。在苍鹭的引导下,他才意识到自己正处在一种“儿童自我状态”中。
作者说:人的自我状态是三位一体的,分别是儿童、父母、成人状态,这也代表了人格的结构。每种状态没有好坏,只是用来描述一个人实际状态。
人在儿童自我状态时,“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这不同于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样”。会快乐和深情,会感到愤怒、悲伤和恐惧。
在父母自我状态时,人会呈现“挑剔型父母”或“养育型父母”的姿态,要么动不动指责,焦虑地随时会发脾气,用不可能达到的标准去评判别人;要么或说些“我是为你好”之类虚情假意的话。
每个人都很容易处在这两种状态中,会像孩子一般或父母一样行事,因为这些状态已化为本能、几乎不需要思考就能进入。
有诗人曾说: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人们成年后,有很多行为是从童年学来的,比如:下意识责怪,是人处在儿童自我状态时做的事儿;动不动批判、挑剔,是人处在父母状态时做的事儿。
儿童教育类书中经常提到一个观点:对孩子,父母应该给予其最无条件的爱。父母对孩子最大祝愿应该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但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家长能做到呢?心理咨询师苍鹭对蛤蟆说:“大多数家长会尽最大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
从婴儿时期起,孩子的生命里就有了父母两个人的陪伴,有时候是一个人。吃喝拉撒、情感需求等所有事情都依赖他们。但在生活中,他们总会无意识地扮演着对孩子很好、很仁慈的“独裁者”角色。对孩子来说,父母很强大,因为“无处可逃”,便学会了如何去适应他们的喜怒无常,并发展出一套行为来应对父母及其他人。
当感受到父母严厉的挑剔、说教、责骂等愤怒和攻击时,孩子会感到愤怒但又无助。有的孩子学会了“同意”、“取悦”、“道歉”、“依赖”等顺从行为。有的发展出各种防御机制,如叛逆、撒泼、怄气、任性、郁闷、拖延、厌烦…。
当孩子长大成人,继续无法控制地上演上述行为时,在心理分析层面,这些行为却会带来2个负面后果:要么被人嘲笑,要么会让自己觉得“我太糟糕了,我是个失败者”。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但苍鹭说:人的痛苦、折磨及自我批判都是自找的。 “如果说生活是个舞台,我们在出演自己人生剧本的时候,一手策划了各种情境,好让自己的剧本时不时上演。”
身边有不少朋友、同事,连同自己,也会经常性的、下意识地否定自我,进而滋生出痛苦。
但漫漫人生路,我们还要对自己所谓的不好批判多久,还要为自己的不配得感郁闷多久,该如何结束自我惩罚,过得快乐一点儿呢?
书中写到“成功的人生里,儿童、父母、成人三种状态都是必须的,但只有处在成人状态时,人才会用理性的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才会‘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或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马上驳斥。’”
三.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
进入成人状态的关键,我觉得就藏在苍鹭问蛤蟆的问题里:你怎么看待自己?你怎么看待别人?别人好吗?
他向蛤蟆展示了四种人生坐标模型:①我好,你不好;②我好,你也好;③我不好,你也不好。④我不好,你好。
如果选了“我不好,你好”,人便会时长处在一种“悲伤型儿童自我状态”,会觉得事事不顺、运气不好,潜意识里会忘记或忽略美好的时光,会渐渐认为自己很差劲、愚蠢、不幸,继续发展下去会患上抑郁症,危害健康甚至生命。
如果选了“我好,你不好”,人就像进入了“挑剔型父母自我状态”,会证明别人从根本上都是无能而不可信的,接下来,他们总会倾向攻击、谴责或惩罚别人,最极端行为的便是谋杀。
“一旦选择了其中一个坐标,这些就会变成你人生所有故事的底层架构。你会构建出一个世界,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
其实,“每个人都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改变自己。如果为自己负责,就需要拿回生命剧本的自主权。”
所以,不要上演“可怜弱小的我”的剧本,也不要为自己的不快乐去责怪别人,勇敢并发自内心地选择“我好,别人也好”的人生坐标,让它成为“我们的内心信念,并靠行为和态度持续地对自己和别人展示出来”。
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便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哪怕遇到了“残暴如投石飞箭般的摧残”,我们仍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