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误,是不是必须受到惩罚呢?这是一个困扰许多家长的问题。
主张惩罚的家长认为:“惩罚对孩子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可以让孩子明白做错事情是要付出代价的。”
反对惩罚的家长认为:“惩罚不仅打击孩子探索的兴趣和做事的积极性,还容易使亲子双方产生隔阂。”
到底该不该惩罚?怎样的惩罚才不会打击孩子呢?
其实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然现象。面对孩子犯错误,家长可以反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希望孩子从中学到什么。是学会诚实、负责,还是学会撒谎、逃避?
从长远来看,诚实和负责才是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品质。惩罚,特别是打骂的方式,虽然能够暂时制止孩子的错误,但是从长远来看,孩子并不能从错误中反省并修正自己的行为,反而学会了撒谎和逃避。
“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
所以多数时候,孩子遭受惩罚后,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
第二个问题: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希望给孩子支持和信任,还是对孩子进行打击和责备?
既然已经犯了错误,孩子应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学会主动承担错误的后果、积极弥补错误的损失。而家长的支持和信任无疑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树立自尊和自信。
相反,惩罚则使孩子诚惶诚恐,自尊和自信都受到损害,不利于他们从错误中成长。
第三个问题: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究竟是希望孩子为过去而受罚,还是为未来而成长?
不要用惩罚去对待一个犯错误的孩子,而是要将错误作为教育孩子成长的机会。
不惩罚不代表对孩子的错误置之不理或放任自流,而是要用其他的方法来代替惩罚。
一是采取自然后果法。
这是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来的,即如果孩子犯了错,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让他/她自作自受,亲身体验并承担自己犯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从中接受教训。
家长不要担心孩子走弯路,孩子亲身经历的事情,比家长的劝说更能让孩子印象深刻。
但是,自然后果法的使用是有一定条件的。
在运用自然后果法时,家长应当注意:首先,后果应当是家长和孩子都能够承受的,不能对孩子造成伤害。比如,孩子跑到马路上玩、玩电源插头会触电等。这种后果都非常危险,不能使用自然后果法。
其次,家长要提前告知孩子可能的后果,让孩子自己选择,并亲身体验自己选择的后果。
最后,当不良后果出现时,父母既不要唠叨和埋怨,也不要幸灾乐祸,否则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起到相反的效果。
二是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孩子犯错以后,应积极承担错误的后果,主动用行动弥补失误。
家长要告诉孩子改正错误的具体方法,鼓励孩子反思自己的不当行为,通过改正错误来恢复自信、树立规则意识。
家长更要注意,不能因为孩子小就代替孩子承担责任,而使他们丧失了从错误中学习和修正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