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燕尾脊

作者: 林炳根 | 来源:发表于2022-06-08 20:14 被阅读0次

近些年,到过安溪的一些乡镇,见到一些老建筑,如湖头连片的明清古建筑群,西坪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土楼,蓬莱中西合璧的白头格古民居群,龙门残存的民国骑楼,芦田带有文化印迹的林鹤年故居等,还有诸多老茶场、剧院、大队址等等,更多的是散落在茶乡大地不知名的老房子,肃穆的黑瓦房,带有燕尾脊的老祠堂,各种建筑命运不一,有些重拆新建,没有留下任何一丝痕迹。

老建筑让我们重温历史,带着先人的余温与情感,有些甚至可以称得上艺木品,至少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成了当地的文化符号与座标,凝聚着能工巧匠的智慧,但因观念不一,保护力度不够,保护传承存在矛盾,大拆大建有之,活化利用更少。

安溪古建筑的保护也有成功案例。溪禾山公园整体搬迁重建的老建筑,县城周边的一些老房子,开发成民宿,改为茶乡小院、书屋等,也传为佳话,前些年虎邱的自在仙境建筑群也焕发出活力,但更多的无人所知。

也是前些年,我到祥华乡东坑村。东坑的古厝祠堂不少,黑色的瓦当,精美的窗花,木雕围屏,楹联石柱,栩栩如生的石构件,处处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耕读传家是这座村庄最具传统的一部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这些祠堂也面临着不同的命运,在拆与建的熙熙攘攘中,有的焕发生机,有的还在风雨飘零中,老建筑的命运究竟掌握在谁手中,谁还有敬畏之心,谁还在慎终追远,谁还在推动社会进步。

朋友说,以前的安溪发展,靠的是乡绅的推动,如李光地、林鹤年等,近现代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走出安溪的华侨,他们较早接受教育,有了世界的眼光,他们建学校、道路、桥梁、医院等,功不可没。而现在更需要文化经济能人,助力乡村振兴。

燕尾脊的命运如何,它们的故事如何讲述,有一部分落在文化人身上,还需呐喊几声,尽管人微言轻,至少发出了点声音,燕尾脊的悲与喜,都是历史大时代人生命运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

  • 悲喜燕尾脊

    近些年,到过安溪的一些乡镇,见到一些老建筑,如湖头连片的明清古建筑群,西坪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土楼,蓬莱中西合璧...

  • 依风,家乡的燕尾脊

    我离开家乡在粤谋稻梁已廿五年,每次回家与亲人们匆匆地相聚,以及在故土上作的短暂停留,一段时间内,都会成为返粤后萦绕...

  • 南方小城

    作者:翁东东 红瓦古厝燕尾脊,青石老街惹细雨。小城的雨总是应时而至,老街上的行人神色匆匆,往来繁杂。架在电线...

  • 幼儿园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活动(杜雪鹰)

    大班社会活动:走进嘉庚建筑 一、幼儿观察嘉庚建筑的特点 二、幼儿分享嘉庚建筑 燕尾脊,左右对称,窗户,屋顶,柱子,...

  • 五店市

    青阳蔡,五店市 烟雨朦,三人游 状元街 大夫第 庄蔡家庙皇宫起 红砖白石 矫矫燕尾脊 高甲戏 木偶戏 南音颂 古韵...

  • 《燕尾蝶》:浪漫的尸体

    我是很喜欢《燕尾蝶》的。 不,不是岩井俊二的《燕尾蝶》。 不,也不是梁静茹的《燕尾蝶》。 是Shine的《燕尾蝶》...

  • 建筑与城市征文/择一座城终老。

    文/顾釉止 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石,土楼木楼还有中西合壁。我总是喜欢用这句话来总结泉州特色...

  • 闽南古厝

    胭脂砖方块瓦,蚵仔壳墙双翘燕尾脊 一地散碎的阳光普照着 格局严谨的光厅暗屋 主次分明配置天井护厝均齐 一明两暗石柱...

  • 燕尾

    那年初春 我站在青色淡染的岸边 清风已然轻起 水波不兴 在这生机渐起的时光里 我似乎又听见了江水回暖的声音 或许 ...

  • 仿项脊轩志

    项脊轩系百年老屋,虽斗室,几兴废,寄予人许多悲喜,“泣”,“长号”,“呱呱”,“亭亭如盖”,每读至此,悲切之情,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悲喜燕尾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tp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