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又到了家人团聚过大年的春节,却早已不见了屠苏,桃符。
虽然到了年尾,大家还是积极采办瓜果菜蔬,买瓜子零食,打扫卫生,辞旧迎新,但是,过年的氛围却不一样了,也总会听见大家说,年味越来越淡了!
今年的大年三十,姐姐们都回自己家过年了,我和爸爸妈妈三个人,三个锅,三个碗,三双筷子,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吃了年夜饭。
吃饭的时候才惊觉 ,原来已经大年三十了。
不禁感慨,年味确实淡了,哪像往年,刚进腊月,小孩子们就开始盼过年,大人们腊月十几就开始准备做粑粑了,到了二十过,就选豆子,泡豆子,推豆腐。
以前,吃过年夜饭,就洗漱好,把脏衣服也洗了,换上新衣服,晚上睡觉也穿着新衣服新鞋子睡,不仅因为那时候一年就两套新衣服,而且也生怕初一早上拜年来不及。
这里的拜年和去亲戚家拜年不一样。
初一的早上,孩子们都早早的起床,拿着提前准备好的袋子,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走家串户,先叫人,然后说“拜个年”,有的还会说些吉祥话。
这时候,主人家就会高高兴兴地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花生瓜子,有的还有水果糖,放进孩子们的袋子里。
往往会抓四把,表示四季发财,也有的会抓六把,表示六六大顺,完了再往下一家去。
拜年还很有讲究,女孩子不能太早,尤其不能第一个去别人家,这样主人家会不高兴。
而男孩子第一个去,主人家会很高兴,有的男孩子第一个去会带上一根柴,这样主人家就更高兴了,这叫开财门,主人家往往会给开财门的男孩一个红包。
抓的瓜子糖果或者给的橘子,要是双数不能是单数,这样比较吉利。
一个队,百来户人家,基本上都要到,若是你到了这家不到那家,没去的那家就会不开心。如果是平时作恶多端不讨人喜的,孩子们拜年都不去他家。
拜完年回到家里再吃早餐,早餐只能吃糍粑或者其他粑粑,不能吃饭。
吃完早餐再去外婆、舅舅家拜大年。
以前,孩子多,拜年的孩子也多,虽然物质不够充足,但是热热闹闹的,年味十足。如今,孩子少了,物质条件好了,拜年的几乎没有,年味也淡了。
大年三十,一帮哥哥们在我家里玩,说起这些 ,满满的都是回味。也不知谁提议,几个大老爷们就决定叫上年轻人大年初一再去拜回年,找找童年的感觉。
我以为说着玩,没想到第二天他们真的行动了。
我也想去,跟在他们后面就好了,可是爸爸不允许。
只能在朋友圈里看着他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越来越欢快。
拜年的队伍这群大老爷们儿这样一闹,大家都说感觉有气氛多了。
可是哪怕笑过之后,也无法掩藏内心的失落感。
时光荏苒,一去不返,丢失的再也无法找回了,只能在回忆里重温旧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