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读懂词谱

如何读懂词谱

作者: _北风_ | 来源:发表于2018-09-27 06:21 被阅读0次

1. 何谓词谱

具体每一个词牌的格式叫做该词牌的词谱。词谱中的内容包括具体词牌的字数、分段(分片分叠等)、用韵、平仄、句、豆等要求,并录入名家该词牌的词作为例证,使词人或学词者按照词谱的标即可以填出该词来。

明弘治九年(1496)周瑛编订了一种词谱名为《词学筌蹄》,每一词调先列图,用方框(□)表示仄声,用圆圈()表示平声,标明句读和分段,此为图;次录唐宋名家之该调作品为例,此为谱。这样,学习作词者可以依据图谱和规定填词了。

此后继有张綖的《诗余图谱》、程明善的《啸余谱·诗余谱》和清初赖以邠的《填词图谱》等。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万树的《词律》问世,成为词谱的集大成之著,继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陈廷敬、王奕清等奉朝廷之命而编的《词谱》完成,史称《钦定词谱》。其对《词律》作了补订,成为近三百年间词体格律的法式。

再后来清朝嘉庆年间靖安人舒梦兰编选了《白香词谱》。该词谱选录了由唐朝到清朝的词作品共一百篇,凡一百调。这些调式都是较为通用的,小令、中调、长调均有。为便于初学者,每调还详细列注平仄韵读,成为真正的词谱。

《白香词谱》同时又是一本简明词选。所选的词都是比较著名的或者艺术性较高的,好些是历久传诵不衰的名作。它兼收并蓄,不主一家,既收婉约,也收豪放,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选本,也是一本较佳的词学入门读物。

现在我们谈论词谱并非唐宋时的涵义,而是以《词律》和《词谱》为标准。

《词学筌蹄》以方框(□)表示仄声,以圆圈()表示平声;《诗余图谱》以白圈()表示平声,黑圈()表示仄声,()或(⊙)或半黑半白的圆圈表示可平可仄之字;《啸余谱》以竖线(|)表示平声,仄声不标注。等等,不一而足。

《词谱》采用白圈、黑圈和半黑半白圈遍注于谱之右旁,匡正了《词律》的缺憾,故为大多数词学家所认同。

现代新编的一些词谱,有的仍是图与谱分列,有的则创新标注平仄的符号以横线(—)表示平声,竖线(|)表示仄声,以(+)表示可平可仄。如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请大家参考阅读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的“凡例”一节。

2. 词谱的术语解释

关于词的一些别名,如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与填词的关联不大,大家只须知道有这些由来即可,有兴趣的可以扩展阅读。这里也不再说了。

【叶】:凡词谱中注有叶字者,即与上句所押之韵,同属一部,而不变换他韵(关于是否一部,请检用词韵)。

【韵】:凡词谱中注有韵字者,即每阕词中,起首押韵之处。

【句】:凡词谱中注有句字者,即不押韵之句。

【豆】:凡词谱中注有豆字者,即一个字为句的顿逗处,通常又叫一字豆。又称“读”(仍读作“豆”)。

【换】:凡词谱中注有换平者,必其上句皆押仄韵,至此则换平韵。或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另换一平韵,亦称换平。凡词谱中注有换仄者,必其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则换仄韵。或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另换一平韵,亦称换仄,既换平韵之后之后,又换仄韵。与上文之仄韵不同一部者,谓之“三换仄”。同属一部者,称为“叶仄”。既换仄韵之后,又换平韵者,亦同此例。

【叠】:叠字的意义是重复。故词家一般都以一首词的下片为叠。

注:凡词谱中注有叠字者,有四处区别:一,叠句,如《如梦令》,如梦如梦。二,叠字,如《忆秦娥》后前后第三句起三字皆叠用第二句之尾三字。三,倒叠字,如《调笑令》,下片起首例叠上片最末二字,且二字倒转。四,叠韵,如《长相思》  ,起二句,君泪盈,妾泪盈,二句韵同。

【阕】:一首词称为一阕,这是词所特有的单位名词。

【变】:每一支歌曲,从头到尾演奏一次,接下去便另奏一曲,这叫做一变。

【遍】:“变”字用到唐代,简化了一下,借用“徧”字,或作“遍”字。词的上下可称为上下遍,或上下片,或上下段。

【徧】:即遍。

【片】:在南宋,遍字又省作“片”字。词一般分上下两阕,上阕叫上片,下阕叫下片。

【段】:与片、遍同义。

【拍】:韩愈给拍板下定义,称之为乐句。

【么】:一首词的下遍。

【结拍】:词的结尾处,谓之结拍。但结拍井非结句。

【歇拍】:即结拍。

【换头】:词从单遍发展为两遍,凡是下遍开始处的句式与上遍开始处不同的,这叫做换头。

【过腔】、【过】、【过片】、【过变】、【过处】、【过拍】:皆为换头,只是名字不同。

【重头】:一首令词,上下叠句法完全相同的,称为“重头”,“重头”只有小令才有。

【双曳头】:三叠以上的词,第二叠与第一叠句式、平厌完全相同,形式上好似第三叠的双头,故名之曰双曳头。

【转调】:一个曲子,原来属于某一宫调,音乐家把它翻入另一个宫调,节奏既变,歌词亦变,便出现带“转调”二字的词调名。

【双调】:元明以来,一般人常把两叠的词称为“双调”。

【促拍】:所谓“促拍”,就是乐曲节奏的改变,不过从歌词的字句之间是看不出来的。

【偷声】: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减叫做偷声,与移宫转调有关。

【减字】:即偷声。【添字】: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的韵度,略有增减,增叫做添字,与移宫转调有关。

【摊破】:即添字。

【大拍】:宋人以音繁词多的曲调为大拍。

【近拍】:以旧曲翻成新调,亦可以称为近拍。

【近】:即近拍。

【令】:唐代人称小曲为小令。

【慢】:歌声延长,唱得迟缓。

【引】:宋人取唐五代小令,曼衍其声,别成新腔,名之曰引。

【犯】:犯调的本义是宫调相犯。

【大曲】:大曲以许多曲子连续歌奏,少的也有十多遍,多的可以有几十遍。

【摘遍】:从大曲中摘取其一遍来谱词演唱,称为摘遍。

【遍】:即摘遍。

【序】:大曲的第一部分是序曲。序曲有散序、中序,中序又称为拍序。

【歌头】:大曲歌遍之第一遍,谓之歌头。

【曲破】:大曲中序(即排遍)之后为入破。

【中腔】:所谓“中腔”,可能也就是中序的一遍。

【填词】:先有乐曲,然后依这个乐曲的声调,配上歌词。宋元以来一般人则通称“填词”。

【倚歌】:即填词。

【倚声】:即填词。

【填腔】:宋人为歌词作曲,称为“填腔”。

【自度曲】:通晓音律的词人,自写歌词,又能自己谱写新的曲调,这叫做自度曲。

【自制曲】、【自度腔】:皆为自度曲,只是名字不同。

【自过腔】:所谓“过腔”者,是从此一腔调过入另一腔调,所谓“过腔”,仅是音律上的改变, 并不影响到歌词句格。

【领字】:于词意转折处,使上下句悟结合,起过度或联系作用的字。

【词题】:宋以后,词的内容、意境和题材都繁复了。有时光看词的文句,还不知道为何而作。于是作者有必要给加一个题目。

【词序】:写在词牌[或词牌和词题]下面的文字,一般都比较简短,用来说明写作的背景、原因等等。

                                        ――北风自微读

相关文章

  • 如何读懂词谱

    1. 何谓词谱 具体每一个词牌的格式叫做该词牌的词谱。词谱中的内容包括具体词牌的字数、分段(分片分叠等)、用韵、平...

  • 如何选准词谱

    1、词的流派 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吴文英,李清照,...

  • 老街味道《南乡子》三首,顺便比较下三种常用词谱的不同

    前言 填词时,老街常用的是《钦定词谱》,偶尔用《白香词谱》和《龙榆生词谱》。 其实词谱是在曲谱失传后,由后人按照唐...

  • 读诗:懂得·审美3

    如何鉴赏古代诗歌?读懂,是关键的第一步。如何才能读懂?从题目、作者和注释入手,从诗歌文本入手。如何读懂古代诗歌文本...

  • 记词谱

    网文 每一个词牌,都可以选一首或几首代表作品背过,而且要倒背如流。 古人同一个词牌的作品,经常会有多体。我们填词,...

  • 人类如何读懂计算机

    在上一篇文章人人都能学编程中讲到,计算机是如何读懂人类的语言,今天我要讲的是人类如何读懂计算机语言。 ​ 想要读懂...

  • 靠谱不靠谱

    《白香词谱》靠谱,我读却不“靠谱”。 《白香词谱》清代舒梦兰撰,大学经典读本。是一部浅显、简明的词学入门书。《词谱...

  • 爱德读书会第07期《樊登读书法》共读第6天:如何读懂一本书?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继续来共读,如何读懂一本书?今天我们共读的章节是第四章,如何读懂一本书? 如何才能让我们真正读懂...

  • 如何读懂Framework源码?如何从应用深入到Framewor

    如何读懂Framework源码? 首先,我也是一个应用层开发者,我想大部分有“如何读懂Framework源码?”这...

  • 我们真的会读书吗?

    文:ICE蝈蝈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读书笔记) 秋叶老师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真的很受用。从如何选书到如何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读懂词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ys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