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儒王通有一本著作叫《止学》,其中最让人醍醐灌顶的一句便是:大智知止,小智惟谋。的确,随着西方积极进取教育理念的不断强化,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各个层面都开始为孩子的未来谋出路。谋分数、谋特长、谋名校……似乎占据了大多数孩子求学道路上的主导,但盲目钻营的我们恰恰忽略了得偿所愿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知止”,简单理解就是及时收手。
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曾在家书中教育弟弟和子女: 人生最好的时候莫过于“花未全开月未圆”,惜福知止,才能終得美满。 反观我们今天的教育现象,一切都谋得太紧,压得太急,违反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必然得不偿失。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在观看最近热播的《小舍得》时,多次蹙眉长叹,无奈又感同身受。剧中,江州市私立初中翰林中学的掐尖择优行为,掀起了田雨岚等家长的血拼补课风波,更动摇了金牌奥数老师钟益的长久育人理想。社会、家长、老师逐渐在谋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漩涡里疯狂了起来,孩子们也一个又一个被拽进了这场风波。作为教育良心存在的风帆小学,同样一次次经受着家长的质疑和拷问。在这种充满资源拼杀的氛围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到底能撑多久?这成了我们每个人都会揪心的问题。
剧照——田雨岚在“育人为本”城墙上最先打开缺口的是奥数老师钟益。钟益的初衷实际上是无可厚非的: 小升初考试内容,难度远远大于风帆的课内教学难度,不增加难度,学生就会被逼到校外培训机构,大环境下增加附加题是为孩子的升学负责。作为一个责任心很强业务能力又拔尖的数学老师,钟益的思维是目标导向的,他更赞赏精英化的教育。然而,仅仅一次期末考试附加题超纲,改变了他的教育轨道,他被连带查出私自开补习班,被学校开除公职。接着,钟益来到了奥数培训的王牌机构,成了金牌班奥数老师。他才高人胆大,骨子里的傲气和进取精神,让他能够快速提高学生分数,也让他不知不自觉开始只关注分数和天分。对于资质平平的学生,他无意间进行贬低,甚至为了激发学生提高成绩的斗志,他采用抬高一方踩低另一方的方式。这样一个教育精英,原本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却在混沌的大环境里,一点点失去了教育者的“底线”。他是个悲剧角色,但他的悲剧也许如他女友张雪儿老师说的: 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他本人也许一直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毕竟,他所做的一切,初衷都是“为学生好”。就这样一个有真才实学,惜才爱才,能够低价给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米桃持续补课的老师,原本是可以成为好老师的。只是在过程中,他为了目的一次次放低了底线,丢了教育者的初心: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最终,教育界没了他的容身之地。
在“育人为本”家庭屏障上逐步奔溃的,要数文艺小骨干夏欢欢的爸妈。夏欢欢的家庭,属于典型的城市中产家庭,爸爸妈妈知书达理,孩子兴趣广泛,经济上吃穿不愁。夏爸夏妈,是他们那个班最坚定的素质教育支持者。他们原本坚定地认为,孩子身心健康最重要,分数是其次的。但这一切,都随着小升初考试的临近而慢慢发生了变化。自尊好强的女儿欢欢,开始因为数学成绩垫底而烦恼,甚至在竞选中失去了副班长职务。分数攀比让孩子开始有了心理负担,深爱女儿的爸爸妈妈也跟着焦虑了起来,紧接着奥数辅导班安排上了。成绩单上初步尝到甜头以后,夏家把语数外的辅导班都安排上了。原本成绩垫底的欢欢,成绩进步了,但爸爸妈妈已经开始对这个好转有了更高期待。天真无邪的欢欢开始焦虑,担忧考不好爸妈就不爱自己了。这种焦虑,逐渐演变成了下意识的对比,妈妈口口声声说米桃怎么天才怎么优秀的同时,阳光的欢欢心中罩上了阴霾,她因为嫉妒,在学校开始了对米桃的孤立。这个奉行“素质教育”,以德服人的家庭,在这一刻,都收不住手了。欢欢妈妈南俪,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欢欢无法接受自己怎么努力也赶不上米桃。她们都约过了曾经的线,开始谋取更实际的东西,却同时各自丢掉了最珍贵的东西: 爱! 如果教育有最好的,那么毫无疑问,最好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爱是教育的土壤,“育人为本”是教育的根基,离开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教育便成了“只教不育”的工厂模式。脱离人,不关注孩子本身,一切的“为你好”,都是过度谋取。所以,我们作为家长、老师、学校,我们在为学生谋前程的时候,必须时刻记得我们要“树人”,要让我们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拥有完善人格的人。
为此,我们老师不妨在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时,考虑一下孩子的具体情况,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因材施教,尽最大可能让每个孩子按照自己能适应的速度健康成长。
为此,我们家长不妨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中,时刻记得: 我们是因为爱才有所望。千万别让过度的期望裹挟,丢失了家庭教育中最珍贵的爱。家庭带给孩子最大的支持无非是: 让他的内心足够温暖和安定。
为此,我们学校不妨在择优、拼升学率的时候,记住我们做的是教育事业。我们造的不是高分机器,而是塑造一个民族未来的良知和灵魂。如果我们丧失了底线,那么国家的未来将是黑暗的。
教育也该“知止”。家庭、学校、社会各个层面,都需要谋取本职该谋的,停下本身不该涉足的。“知止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大学》中,我们的教育前辈就已经这样明确表示过,到了我们这些后辈,怎么就焦虑不安了呢?这份不安之中,是否掺杂了太多利弊权衡,混入了太多不知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写于2021年5月7日下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