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心理想法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需要人文精神的重塑和回归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需要人文精神的重塑和回归

作者: 清悠1202 | 来源:发表于2017-05-08 09:25 被阅读337次

1

《人民的名义》中至少有两次提到了精致的利己主义,其中一处是祁同伟向高育良汇报完工作后,高育良在家里感慨道:现在的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另一处是高育良被纪委带走之后,侯亮平送吴惠芬回家,他问吴老师:“这么多年瞒着所有人离婚的事情,知道高老师所犯的错误,你为何不向组织汇报或者离开高老师?”

吴老师说:“这可能是一种需要吧,他需要我帮他维持家庭和睦的假象,我需要他的权力给我带来的荣耀和便利,我强烈的自尊心,不想让人看我的笑话”。侯亮平说她真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顾名思义,精致是与粗糙相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高育良、吴慧芬等,是经过精心打扮、伪装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智商高、情商高、世故、善于利用规则和体制来为自己争取利益,甚至于不择手段。

北大教授钱理群说过一件事情,他说有一天他去上课,看到一个学生坐在第一排,对他非常有礼貌。在听课过程中,这位学生积极配合,钱老讲到哪里,学生都会及时点头做出反应,并且下课后迫不及待地跑到钱老跟前,对钱老的讲课内容表示赞赏。

他说得头头是道,钱教授听了非常高兴,对这个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好感。

后来,这个学生又接连来听了两次课,钱教授对他的好感与日俱增。等到第四次的时候,他说,钱先生,我想去美国留学,请您给我写个推荐书。钱教授欣然同意了。但是写完之后,这个学生就不见了,再也不来听他的课了。

钱老由此明白了,这是一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之前做的微笑、点头、夸奖老师等等,都是在投资,等到收获了推荐书后,他就再也不出现了。

毫无疑问,这位学生具有高智商、高情商,他所做的一切都合情合理,挑不出毛病,但是你会觉得这样的做法让人产生不舒适感,会对这种精英的所为感到无所适从。

他的行为滴水不漏、无比精彩,比那些低层次的吹牛拍马屁、阿谀奉承高端一百倍,但你却从他身上看不到一点真诚、可贵的地方,一切是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

倘若这样的精英服务于高端行业,进入社会的顶层,比如高育良、祁同伟之类的人,他们的价值观念、实利主义,便会影响一大批人。

他们占用着较多的资源,有话语权,但却没有担当意识,缺乏悲悯同情心,自私自利。正如钱老所说,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2

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的尊严,给予人真正的关怀,修得一种高尚的人格。

范雨素就是这样的人,虽然她贫困、艰难,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她温暖、善良,富有人文精神,比那些高高在上却自私自利的精英更值得关注和尊重。

读了《我是范雨素》一文,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个社会底层的农民,她具备的人文精神足以令自己在底层的空间里,内心坚韧高贵,让许多鄙视她的人感到汗颜。

她在文章中写道:在我成年后,我来到大城市求生,成为社会底层的弱者。作为农村强者的女儿,经常受到城里人的白眼和欺辱。

这时,我想是不是人遇到比自己弱的人就欺负,能取得心理上的快感?从那时起,我有了一个念头,我每碰到每一个和我一样的弱者,就向他们传递爱和尊严。

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我是无能的人,我是如此的穷苦,我又能做点什么呢?我在北京的街头,拥抱每一个精神有问题的患者,我用拥抱传递母亲的爱,回报母亲的爱。

她的文章直白却有力量,没有多么华丽的辞藻,但却真实得令人震撼,处处体现着人性的光辉,更难能可贵的是其散发出来的独立的人格和人文精神。她给予别人尊严,外来的鄙视没有被她转化为仇恨,而是更好地对待他人,给孩子树立榜样。

她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感动和深厚,但同时又像是刀子般的深刻,划开了整个社会慌忙包扎掩饰起来的伤口,这些伤口除了那些制度方面的纰漏之外,还有爱、人文精神的缺失。

这种精神在许多人身上已经丧失掉了,他们缺乏爱心和悲悯心,守候着自己的功利,计较着自己的回报。

即使是在高高在上的、拥有着绝对优势的精英们身上,即使是在培育祖国花朵,在关系人身生命的领域,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足够严重,许多人活得并没有尊严。

3

有一次去医院的时候,排在我前面的一个病人,不停地对医生说谢谢,包括她的父母,都在对面前的这个女医生道谢。她们被一个医生细心地对待,由此感到受宠若惊。

人会有这种感受,在一遍遍地接收冷漠的态度之后,面对一个如此细心爱护的医生,有可能会产生幻觉,觉得不真实。

因为医生看惯了生老病死,有些医生并不会对你的无助产生多大的感同身受,反而有一种麻木感,这种麻木感长此以往会转变成一种冷漠。

在你着急、无奈、恐惧的时候,得到的不是医生的一句安慰,而是对生命的冷漠。你小心翼翼地问一句话,要么得到的是沉默,要么得到的是不耐烦。

这也是服务领域,是对生命的服务,可有时你从医生那里得到的温暖却不如在一个小饭馆的服务员那里得到的多。在这些医学精英面前,在最需要人文关怀的领域,你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今日的有些高校教师也已经缺少了君子之范,更不能以知识分子自居。优秀的人才若无高尚的人格,便算不得人才。

现行的教育体制使得高校教师的学术造假、论文作弊现象也很常见,这种重利益轻品格的做法会影响到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怎么又谈得上是在培养人才。一个没有德行、缺乏人文素养的尖子生,到底能给社会带来什么?

人是有尊严的,人们渴望生活的社会充满公平、正义,有同情心,有关怀,但是人类的高级殿堂、产生精英的地方缺少了人文精神,怎么来带动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

4

有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单位招聘面对才能和人品哪个更重要时,产生分歧了。有的人说,选才能高的人,因为人品可以培养;有的人说,选人品好的,才能可以培养。

对此,周国平先生解释道,人品和才能都可以通过培养得到提高,但不会得到大的提高。

人品和才能是相关的,一个没有大品格,不具备人文精神的人,很难有大的才能。同样,一个具备大才能的人,也一定具备高尚的品格修养,古往今来的伟大人物都是如此。品格和才能有一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也很难得到大的提高。

因此,那些所谓的才高八斗、精明世故的精英,如果没有一定的人文精神,那么学历、知识就是无用之谈,即便有才能,也是小聪明式的才能,并无大的智慧可言。

精神上的优秀是非常重要的。读书不只是增长知识,更重要的就是塑造高尚的人格。

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人们容易在意眼前真实的看得到的东西,而忘记了存于心间的修养。而对于人文精神来说,并非是你读了多少书,有多高的学历你就有多好的人文精神。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回归与重塑,因为他们掌握着高深的知识,他们并不愚昧,相反他们会给予人外表上的知书达理,礼貌周到。但是他们实际上有着一种不易外现的自私自利,没有精神和信仰。

这种利己主义是精心设计过、包装过的利己,只是披上了道德的外衣,更加考验着人们辨别的能力,它与普通人的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小伎俩相比更具破坏性。

你如果从一个教授身上感受不到严谨和踏实,从一个医生那里感受不到尊严和对生命的的尊重,从管理者那里感受不到大气和眼界,你不禁怀疑,这样的“精英”是真正的精英吗?这样的“精英”更需要重塑自身的人文精神。

相关文章

  •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需要人文精神的重塑和回归

    1 《人民的名义》中至少有两次提到了精致的利己主义,其中一处是祁同伟向高育良汇报完工作后,高育良在家里感慨道:现在...

  • 从身边的利己主义者谈起

    最近有个名词经常见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理解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给利己主义披上了一层高大尚的外衣,所...

  • 《都挺好》里的吴菲,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好像人的学历越高,见识越多,就越容易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不是坏人,也不是多么自私的人,他们反...

  • 发声

    如果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又该谁来为我们发声?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说的是现在的90后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三大特征(转载)

    “精致利己主义者”的说法,最早来自某高校一位教授的话,说的是一些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

  • 众筹美好前景

    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在集体掩耳盗铃。有北大教授说我们这几年培养了很多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钱理群 | 我们的大学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钱理群:我们的大学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钱理群,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

  •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辩论告诉你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利于个人发展一辩稿 感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的辩题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否有利于个...

  • 努力减2分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个精致的利己...

  • 听长者言

    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需要人文精神的重塑和回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cm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