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的恃才傲物人人皆知,即使评头论足也不得不感叹他就是为大唐而生的!
李白的作品从老到少可以说是人人都能信手拈来几句。他的爽朗大方,爱饮酒,喜交友性格大概也是大家喜欢又敬仰的原因。
不过再伟大的人终究逃不过历史的变迁,留给后人的却是无价的精神财富。例如,李白的诗!
天宝初年,唐玄宗刚宠杨玉环时,李白结识了贺知章。贺知章将李白引见给唐玄宗,皇帝见了李白的诗赞叹不已,甚至亲手调制了一碗羹送给李白吃,从此任命他为翰林。
李白的诗大多是在半醒半醉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例如《清平调》里最耳熟能详的: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他甚至可以让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为他捧墨,让当时最为得宠的宦官高力士为他拖靴,可见李白当时的狂妄!
只是没想到既咏牡丹,又赞贵妃的诗被高力士故意歪曲成是拿赵飞燕来侮辱杨贵妃,便多方阻挠李白的做官机会。后来李白被赐金还乡,结束了他的文学侍从生涯。兜兜转转回到长安,他原本希望像姜尚辅佐明君,像诸葛亮兴复汉室,可如今做官不得志,又被打回原形!
从此李白开始了云游四海的生活,后来安史之乱爆发,他经历了入狱,又被流放一系列波折,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就这样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
李白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世俗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终因历史的转折而未能实现,他豪迈奔放,清新飘逸的诗歌却被后人代代传颂。他是当之无愧的“诗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