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423世界读书日,很多平台都在直播卖书,也有很多人发圈反思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好好读书,然后立fiag,制定读书计划。
最近一个月,我的业余时间都在学北大的金融学课程。这是我第二遍学这门课了。其实说第二遍学并不准确,因为我第一遍并没有学完,只学了40%就停了。主要是觉得兼并收购、私募股权资金、对冲基金、资产证券化、科技金融这些概念都离我的日常太遥远,我一般只关心市场的柴米油盐酱醋。
何况我在理财方面是偏保守的,听多了“我不理财,財不理我”的理念宣贯,感觉自己一不小心就错过了几个亿,但又懒于采取行动真正弄懂那些金融知识,投入精力理财,所以经常焦虑。为了避免焦虑,索性不学了。
可以说第一次学,我完全是赶时髦,奔着“现代人都必须懂点金融”而学的,很多时候课程对我来说完全就是运动时的背景音乐,除了一些金融术语给我留下特别炫酷,特别高大上的印象之外,基本无所获。
我今年初立的flag之一就是把订购的课程都好好再撸一遍,提炼要点。我理了理课程表,突然间觉得自己最感兴趣的竟是这门北大金融学。
这次重学感觉很不一样,不能说学懂了多少,但至少觉得金融非常有意思。而且弄通了一些金融原理后,再回忆自己之前对某些金融大事件的看法点评,深感自己简单粗暴幼稚。这也略算学有所成。
毕业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后,我觉得最大的福利之一就是,在学习方面从此有了自主权,最大的惊喜是,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学科。
这几年我陆陆续续涉及了很多我之前从未系统接触过的学科,比如经济学、金融学、组织行为学、设计学、商学、心理学、管理学、医学、社会学。这些学科跟我现在从事的职业并无直接关系,虽然我现在也不知道学了它们能干什么,但我坚信它们或迟或早,一定能帮我干成什么。
这些年,我越来越坚信,这是一个多维打单维的时代,你必须储备多种多样的工具,才能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解决任何问题,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很难仅凭一亩三地分的精耕细作的专业能力就能解决。一专多能的要求,说的就是这回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