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六祖惠能大师在大梵寺授《坛经》时,讲到摩诃般若波罗蜜,意为达到彼岸的大智慧。摩诃的意思就是心量广大,犹虚空,只有虚空,才可容纳世间万物,而人的自性也是空的,因此也可以达到如此的境界。惠能大师强调要回到自己的内心,先自净心神,才可以入禅定,悟到般若智慧。
认真想想,真的是智慧无边,点拔我的愚钝,顿悟感即由心生。尘世人的烦恼无不是因为自己心太小有关呢?现在我们的烦恼,无论是家庭、生活、工作还是学习,不管哪方面的烦恼,深究原因,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事情的问题,而是自己内心太狭窄,因为心太小,容不下事物,才让自己感到压力,感到无比烦恼,说白了,一切问题全是因为自己心眼小,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造成的烦恼。
常说,因为在乎,所在痛苦。这话跟惠能祖师所说的佛法如出一辙。世间万物,只要我们的注意力在哪里,那里便成为纤绊我们心情的居所,我们关注的事物,这个事情就会影响着我们的七情六欲,无端的烦恼,就是这样无缘无故产生了。世人也无缘无故成为了性情突变的受难人。
释迦牟尼佛常说,世间万相皆是空。我们生活在尘世间的人,所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空的,也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不存在,留给我们生命里的,只有我们自己的那颗心。如果我们总是为那些稍纵即逝的人或者事物,牵绊太多,总是割舍不下,放不下所谓的名利和众生相,那到头来我们同样是什么也得不到,一切是空,当生命尽头时,我们除了悔恨当初不必要的投入与伤感之外,我们真的什么也没有留给自己,白白让自己痛苦过一生。
与其如此,我们何不妨让自己的心变成更宽广,更无边。心际无边,则佛法无边。给自己的心更广大的空间,广大到足以装下人世间所有的事,包括生死离别,如此强大、宽广的内心,就能支撑我们生活在无忧虚的世界里,快乐度过我们的一生。修行就是修心,从小事修行做起,不计较、懂宽容、平常心、慈悲心、平常心,就是我们想要的宽广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