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杳杳寒上道》赏析

《杳杳寒上道》赏析

作者: 啊大甘 | 来源:发表于2023-03-08 21:24 被阅读0次

20230309《杳杳寒上道》赏析

杳杳寒山道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赏析:

      诗的内容:本首诗主要是渲染了一种幽静凄清的环境,给人一种由内而发的悲伤感。首联中用“杳杳”一词增添了寒山道的朦胧感,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幽静的禅意。寒山本就对佛教有特殊的认识。所以此处所描写的境也是如此。在这冷冷落落的山涧中。只有飞鸟与之相伴,所有在颔联中的“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的画面相呼应,在这幽僻寂静的高山之中只有声声鸟叫声常伴左右,因为在这肃杀的环境中是容不下一般人的。这样突出了他不拘尘世的俗气。

      其中“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的孤寂之感油然而生,淅淅的冷风扑面而至。用积雪来衬托自己的内心凄清,不染凡尘的高雅情趣。最有一句“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用朝朝和岁岁形成一种层级的推进,由日光承接春日。这种层层深入的时间写法,更加深了心中的这份空寂。

      写作的角度思考:本诗采用叠词的写法,让整首诗的韵律美体现的完美无瑕。反复的吟诵生发出一种与世无争的高洁情趣。“啾啾常有鸟与寂寂更无人”形成对比,从动到静也是作者的一种心境体现,虽然外界繁杂但是我的内心始终平静如水。我不愿与他们产生任何关系,他们也无法走进我这幽寂的高寒之地。诗歌的前六句都在写景,最后一句进行了抒情。在这高山深处被密林覆盖以致于作者忘却了时间,用这凄凉的寒山之道感叹岁月的流逝。

      个人之悟:古人之创诗大多都会有一种孤傲和不接俗气的意象,景之流动即为情之互动。每一处景物的变化都能引起诗人的情感变化。很多时候也许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因物而喜,还是因己而悲。

相关文章

  • 书香杳杳,杳杳书香

    春暖花香 一叶一花香 沐浴江南淅淅沥沥的细雨 远眺塞北阳春三月的飘雪 伴着雨花湖畔随风摇曳的细柳 独享民大温文尔雅...

  • 杳杳

    三生三世 ...

  • 杳杳

    江湖之大,可比山川可比湖海,人如渺渺一粟,抛而融之,可杳杳无音讯。 一 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永和三年京...

  • 杳杳

    这世间所有的名字,都该有一个故事。 撞钟的小和尚最喜欢寺庙院里的那棵梅树,每到冬天就开出梅花,艳艳的红缀在雪覆盖着...

  • 杳杳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青山中荷笠...

  • 杳杳

    斜塘有女,善织,刺绣能化活物。 夫君高中,进京,久杳无音信。 其母谓:何不绣鸿雁传书?女曰:渐行渐远渐无书,信至,...

  • 杳杳

    临水数枝桃, 杳杳系红带。 折枝送伊人, 淡笑相谢吾。

  • 杳杳

    1 “东宫这么大,还容不下你一个萧杳杳吗?” 萧杳杳颤着身子跪在正殿中央,眼尾泛红,欲落不落的泪珠还在眼眶里打着转...

  • 杳杳,平安

    石板路上落新泥, 一直红梅空凋零, 远来鞋履是否有书信; 杳杳,缺了笔墨间的调皮气息; 夜色凉 寒风起; 离路人,...

  • 寥寥杳杳

    我还想再感受那个冬天的寒风 伫立于那场斜阳,第一次看着你的目光 那时候 长长的走廊像河流 重重叠叠的桌椅像山峰 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杳杳寒上道》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go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