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白、高适都曾辞职,谁的定位不准?

李白、高适都曾辞职,谁的定位不准?

作者: 销魂独我 | 来源:发表于2023-07-29 23:57 被阅读0次

还是《长安三万里》,还是高适和李白的话题!

诗仙李白的故事有很多为国人熟知,其中比如被唐玄宗看中诗才,定为翰林供奉,也就是为皇家写点吹捧性文字,那首赞美杨贵妃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就让大家领略了皇家深宫之中的绝色美人的盛世美颜。然而,李白既有江湖浪子的习性,又有好高骛远的心境,加上他恃才傲物的特点,最终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为由,辞职而去。

这一去,又怎么样呢?

李白随身佩着一把剑,长年在江湖上行走,像个除暴安良的侠客,他的理想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然而,众所周知,他的特长主要还是在文才方面,特别是诗歌!他是想马上挥鞭驰骋疆场,还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后人对其一生行为和性格分析,觉得似乎这些都不适合他!而且之后他也的确没在这两个方面做出成就。

由此看来,李白从翰林院辞职,可取吗?其实干个文职,还是适合他的。官场规则,自古相当,都是人去适应它的。可李白太任性了,不适合官场!一个狂放不羁的人,要去“长风破浪”“济沧海”,写武侠小说吗?

高适呢,被张九皋推荐制举有道科成功,做了一个封丘尉,成天为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写材料,遭受官场欺压,而为民生务实的事情却无法去谋,最终辞职而去!

这一辞,是一个以高家枪法闻名远近的、决心以武报国的男儿的正确选择!因为高适一直以武见长,他的理想是像祖父那样驰骋疆场,以高家枪法来为国家开疆拓土,所以他的辞职应该比李白明智。

之后,高适投奔名将哥舒翰,虽然最初也是做个书记官之类的文职,距离他沙场点兵的理想还有距离,但是可以直接接触疆场,对一线军事工作进行实际观察了解,所以高适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他潜心修炼,积极肯干,赢得了哥舒翰的高度赏识,最终受到朝廷关注,被指派与哥舒翰一起组织潼关保卫战。再之后,高适荣升节度使,平定永王之乱、安史之乱,赢得一门封侯的荣耀。

李高二人,同样辞职,同样从文职岗位辞职,都是因为觉得自己才华得不到施展,但是,各自定位不准,走出来的路也就不一样了。所以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或者不切实际好高骛远。

相关文章

  • 闲话李白、高适

    安史之乱时,李白因为曾在永王李璘幕下任职,进了唐肃宗的大狱。在狱中,他写了一首《送张秀才谒高中丞》,高中丞即高适,...

  • 【摩西脑图】一图解读高适为何在仕途完超李白、杜甫?

    744年,李白和杜甫两度会面,相约出游,第二次出游时,去商丘拜访高适。这一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高适40岁。 ...

  • 电影里的人生

    虽然我们不生活在唐朝,可谁人不是李白和高适?带孩子看的最近的一部电影就是“长安三万里”啦,李白和高适一个是不认命的...

  • 李白王维:谁是盛唐当时最受欢迎的诗人?

    盛唐诗坛上活跃着许多优秀诗人,如王维、孟浩然、王昌龄、李白、杜甫、岑参、高适等。那么,当时究竟是谁的诗歌最受欢迎呢...

  • 重温经典:大唐诗韵4

    重温经典:大唐诗韵 4.边塞诗人(下篇) 边塞诗人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高适和岑参,后世合称高岑。 高适的性格和李白...

  • 高适乐观,杜甫悲观,李白颠覆三观

    把高适、李白、杜甫的历程放在一起对比,就会发现,人生的逆袭或落魄,都是有原因的。 公元757年,高适发达了。 他做...

  • 价值

    辞职以来我好像一直都找不准自己的定位,从一家单位离开,换到另一家单位,却拿不到原来的薪资,不是在上家单位的价值被高...

  • 《李白、杜甫、高适三友传》

    一号人物: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 李白杜甫高适为何绝交?

    李白、杜甫、高适同为盛唐大诗人,分别是诗仙、诗圣、边塞诗领军人物,三人在壮年之时共同游历梁宋,书生意气,指点天下,...

  • 天下哥们,不过李白与高适

    谈李白的朋友,当然绕不开高适。 虽然这不是一个让人温暖的话题,但我觉得了解他们二人的友情,才有可能更接近俗世友情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白、高适都曾辞职,谁的定位不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nj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