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执行力就是指一个人是否清楚地知道怎么一步步做下去。
长期的应试教育,很少有教关于怎么制定计划,通常大家只是按教材,老师的安排进行完成任务。一旦进入社会,这方面能力的缺失就导致做事没目标、计划,而掌握这块能力的人通常在职场充当领导角色。
如果只是从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来说,大家的“执行力”都很好,比如每天坚持洗脸、刷牙,每天坚持玩手机、刷微信,做这些事情,都能给自己带来良好的体验,但需要明白目前做的哪些事是更重要的,把有限力的精力投入到长远的目标上。
而要做到长期养成一个好习惯,比如戒烟,或学习一样新技能,往往一开始收效很慢,执行的过程中过程中还有可能会感觉到一些痛苦,这通常很难坚持。
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观点,我们的习惯无法被消灭,只能被改变。 可以通过暗示、惯常行动、奖励三步来让一个新习惯代替旧习惯。 暗示的过程有点类似《美丽心灵》里 纳什 被精神治疗过程中反复植入在头脑里的观点,“当指定的三个人物同时出现一个场合时,那肯定是幻觉”,就像一个开关被触发了,然后采取不一样的行动。每次完成了目标就给自己一些奖励,带着愉悦的心情结束这次行动。
我们的身体里不止一个自我
在2000多年前,苏格拉底和斐德罗认为,人的灵魂有三重本质。
- 黑马
- 代表欲望灵魂
- 白马
- 代表意志灵魂
- 骑手
- 代表理性灵魂,要驾驭这匹神驹勇往直前
在心理学发展的早期,弗洛伊德 提出类似的观点: 本我、自我和超我。
到了现代脑科学,对大脑做了三层结构的描述。
-
鳄鱼大脑
- 位于最里面一层大脑,在爬行动物时代已发展发好,大脑供血最选到达的地方。
- 没有情绪,没有理智,对应黑马,代表直觉。
- 指导我们的身体完成各种应激反应,就好像鳄鱼那样。
-
第二层,猴子大脑
- 哺乳动物时代发展出来,用于生成各种情绪。
- 对应白马,代表情绪。
-
最外面一层,前脑额叶,人类大脑
- 已知的前额叶功能包括:记忆、判断、分析、思考、操作。
- 对应骑手,代表理性
正因为有这三层大脑,那更需要人通过理性来做更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被琐事干扰。
正确的做法的是让身体里不同的自我能和谐相处,先用理智去刻意磨练自己的技巧,当足够熟练后,进而变成本能反应,所谓的直觉也是后天习得的,是由骑手把已习得的本领固化到白马身上,甚至进入“鳄鱼大脑”,这时给人的感觉就是反应灵敏,判断准确。
做一件事情,如果单靠个人意志,很难能长久坚持下去,当想明白怎么做,采用科学的技巧给予自己下面的即时反馈,不断重复,内化,慢慢会变成想停都停不下来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