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看了《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积极心理学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心灵鸡汤,更不是有麻痹效果的阿Q精神。
积极心理学,是给了我们一个真正积极起来的开关,帮我们在就要消极下去的时刻,找到转向的锚。
作者讲了一个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小插曲,让我们看到,积极心理学家也不是没有情绪,也不是随时亢奋,而是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因为一件小事变得沮丧。
掌握了积极心理学,改变的是让你回归积极的速度。
在这本书交稿前只剩一个月的时候,作者还有两个重要的章节没有完成。一个周末,作者好不容易在紧张的工作和出差行程里抽出时间,准备猛赶作业。
本想用一杯咖啡开启写作仪式,结果一不小心,咖啡洒在电脑上,作者一下就陷入了焦虑。老旧的电脑开不了机,只有马上送修才能保住里面的书稿,这一天的时间安排又泡汤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进入写作状态……
试想,如果是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很可能真的就把一天的安排和心情全都搭进去了呢?懊悔、愤怒、抓狂会不断地侵蚀我们。
而作者在马上就要被情绪掌控的时候,立刻想到了当天要写的主题“别让消极情绪控制你”,于是瞬间在头脑中形成了转念,把这件本该“令人沮丧的大事”看作是老天送上门来的一个挑战。
事件后的“补救”措施就顺势被积极安排起来。结果就是,作者立即去了维修点抢修,保住了文稿,助理送来了备用电脑。虽然花掉了一些事件,但作者依然在暮色中完成了写作任务,甚至写下这个故事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就像《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已传播和善而坚定的教育态度到全世界,却也会和自己的女儿暴跳如雷,结果女儿在一本《正面管教》的书上愤恨地写下“骗子、骗子、骗子”。
而这些专家和普通人的差距就在于,他们会第一时间对自己喊停,这正是他们所研究的理论深入意识的结果。
樊登老师说特别喜欢《活出心花怒放》的呈现方式,就是对很多具体的问题,直接给出理论层面的答案,把这些道理讲明白了,其实读者都不需要方法,自己就知道怎么做了。
作者彭凯平老师回答说,其实中国人早就知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真正的知识永远是大道理,再好的方法,不学,不信就一点做用也没有。
希望我们都能把“道理”当回事,平时多听听,多学学能让人幸福快乐的大道理,然后在关键的时刻,积累出可以及时对自己喊停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