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即将过去,今年的不平凡,尤其体现在互联网行业正在经历一次重要的转型和调整。
近期,字节跳动、腾讯、百度、快手、爱奇艺等大厂接二连三传出裁员、人员精简、业务调整的消息。
在网上搜索“裁员”关键词,出现的答案“触目惊心”,不禁让打工人感到不安、担忧,甚至悲叹一声“准备迎接苦日子吧……”。

除此之外,还有网友总结了一张足以让人瑟瑟发抖的裁员情况汇总。

关于裁员,部分企业已经官方回应或者证实了确有此事。
爱奇艺裁员比例达到20%-40%,中层级别被裁较多,涉及所有业务线。其中花钱最多的市场、投放、渠道合作裁员比例最高能到50%;内容部门裁减30%左右,游戏中心等边缘部门“几乎全员被裁”。(新浪科技报道)
深圳和北京两地约1200名开心鼠员工被约谈,协议离职,赔偿金N+2,并加两个月年终奖。(社交平台消息)
快手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的商业化团队将在年底前完成转型,其中部分业务条线将被取消。而剩余的业务条线,将在12月底前将办公地点调整到杭州,员工在搬家和离职之间做抉择。(澎湃新闻报道)
这些被裁掉的这些大厂员工,大部分都是在211、985或海外知名高校毕业的,曾经也是通过了无比激烈的竞争、万里挑一的职场人才。
然而在这个年末,就连他们也并非过得很好。
那么,快速人员优化、裁员、离岗,他们到底遭遇了什么?
“这次一个组16留6,就看你是不是那6。”
“换了三波同事、五波领导和搬了八次工位后,我就对裁员这一天有了心理准备。”
“从收到通知到最终离职截止时间,只有两天。”
“上一刻大家都还在工位上埋头干活,忽然之间就要合影告别。”
“互联网行业已经越来越不容易了,刚进来就遭遇史上最大规模裁员,最少每五个人就要走一个,多的一锅端了,来一个月不足看着其他新人基本被裁了。”
“打工不易,互联网人太难了,不想遭遇第二次被裁员。”
“逃脱不了裁员的趋向。”
“去哪儿都从应届生下手,花式裁员,不给赔偿。”
“房地产、互联网、教育、医疗、电商和家电等等行业,今年均遭遇寒冬。”
“马上互联网又要来一轮大裁员,地产互联网教培这些以前算高收入行业都不好过。私企工作现在买房生孩子信心都不足。听说公务员今年奖金也要缩减了。”
“站点撤了,宿舍也撤了……”
“被通知裁员后,我在想,为什么会是我?”
“准备回家躺平,度过一个失业的新年。”
还有爆料说,裁员中甚至有被裁后回来找直属领导对骂,甚至打架的……

“感觉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集体哭穷,大家都在控制规模,不让自己增长太快,也不做无序扩张了。”一位互联网大厂员工如是说。
疫情持续,国际形势变化不断,经济增速放缓,国内互联网整顿和监管重拳出击、商业经营困难,外部竞争激烈,对内调整业务模式、降本增效、优化人员架构,想必是企业想要“活下去”的一个重要手段。
容易被裁的对象有哪些?
1、花钱需求大、业务不挣钱的部门
2、企业中层、司龄较长、年龄较大的员工
3、薪水较高、但性价比低的员工
4、没有创新学习能力和没有过硬技术能力的员工
5、低绩效员工
避免被裁员的自救法
如果不想被裁员,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让自己增加多一点留下机会呢?
1、留在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可以大大降低被裁员的风险
2、如在其他部门,需要在工作上多体现个人价值
3、转岗,争取更靠近核心业务或者有现金流的工作
在短时间内有大量同类型岗位人才流放到市场,供大于求,必然会造成内卷严重,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来,企业裁员不会就此画上句话,预计新年前后还会有不少人被裁掉离开。
这一次的大规模裁员,各行各业受冲击影响的确不小,裁员寒潮的风依旧吹得喧嚣,而我们只能做好自己,任何时候都要努力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找准自己的位置,再战江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