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段时间,小荣觉得自己抑郁了,每天看见刘姨就堵得慌。有时候悔恨当初公公再婚的时候,一切都是支持的态度,以为找个婆婆会照顾公公,哪知道到现在,是全家在受她干扰,不得安宁。
房子盖好的第二年,刘姨就要翻盖自己的房子。那时候,之前的债务还没有还完,哪有存钱去盖房?
刘姨又开始作妖了,她要离开老李,说去女儿那享清福。可是,在女儿那带了不到一个月,就回到了县城,买了一个小两室的房子,她说是女儿给她买的。其实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她自己买的,她要用这个房子,带走老李。
有了房子,刘姨开始打工了,也算是早出晚归。晚上回来,就开始给老李打电话,一把鼻涕一把泪,说自己过的苦。
老李依然心疼媳妇,于是三五天,他就要去县城一次,大包小包的拿走家里的东西。鸡蛋,各种肉,各种年货,那个冬天,老李基本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搬去给刘姨了。他觉得委屈了刘姨,是他不对,物质上来补偿吧。
在超市上班的二媳妇腊月二十八放假,打开家里存货的水缸,才发现家里什么都没有了,她知道那些东西去哪里了,她只是生气,那么多东西,刘姨能吃完吗?
刘姨要就老李在那边找个活,这样就能赚的钱归她所有了。不过老李有底线,什么都行,离开儿子他接受不了,办不到。
于是老李和刘姨就像拉锯战一样,一个每天哭哭啼啼的诉苦,她跟老李说,自己的手在饭店洗碗,都掉了几层皮了。去了早餐店,又说起早会头晕,老李劝她回去,又不肯。
虽说每次都是带着好多东西去,可是要求达不到,老李每次也不是很开心。最终,欣欣初三那年,老李又病了,病的起不来了,下不了楼。
刘姨,有一次给小荣打电话“你爸病了,我得去上班了,你来接一下吧!”
“婶子,啥病?”小荣问。
“不知道,迷糊。”刘姨的语气很急,不过她是急着去上班。“我现在下楼了,你快来吧!”说完电话就挂断了。
小荣打个车,赶紧往刘姨那边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