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0413以苦难抚摩苦难

20200413以苦难抚摩苦难

作者: 轻舞飞扬06 | 来源:发表于2020-04-13 07:42 被阅读0次

    人世对他,那么冷酷、那么吝啬、那么荒凉;而他对人世却完全相反,竟是那么热情、那么慷慨、那么丰美。

    001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

    李白遭遇大难,只有杜甫在怀念他。

    他们相遇是在744年,那一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两人相差11岁。

    我们从小读唐诗,一直都觉得杜甫比李白年长。李白英姿勃发,充满天真;而杜甫则温良敦厚,有长者之风。

    由此可见,艺术风格所投射的生命基调,会兑换出不同的年龄形象,与真实的年龄有很大区别。

    李白与杜甫相遇的时候,彼此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虽然,李白当时已名满天下,而杜甫还只是暂露头角,但他们的结交,甚至到了“醉眠秋共波,携手日同行”的地步。

    对友情,似乎杜甫更为专注。他写了很多怀念李白的诗,而李白却写得不多。这里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风格,却不影响他们在友情领域同样高贵。

    002 做谏官“左拾遗”

    “安史之乱”爆发时,杜甫刚做上一个小官。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年迈的唐玄宗逃到四川,新皇帝李亨在遥远的灵武(现属银川市)即位,成为唐肃宗,准备反攻。杜甫想,自己官职虽小,灵武虽远,也要赶去参与皇帝平叛的大业,就把家人安置在陕西,自己则与其他人投入漫漫荒原,远走灵武。但是,他们很快被叛军赶上,押回长安,囚禁起来。

    杜甫被囚禁八个月后,有一天在草木的掩蔽下又逃了出去。这时他听说皇帝已从灵武到了凤翔(长安西边),这就近多了,他很快找到了朝廷和皇帝。皇帝见到这位衣衫褴褛的大诗人,有点儿感动,就留他在身边做谏官(提意见的官),叫“左拾遗”。

    003 卷入“房党事件”

    所谓“房党”,是指房琯的党羽。这个房琯是个高官,在唐玄宗和新皇帝交接上立有大功,但有人挑拨说他更忠于老皇帝,这就碰到了新皇帝的死穴。正好房琯进攻长安失败,就遭到了贬斥。

    这时杜甫站出来上奏,希望皇帝从轻发落。皇帝一听很生气,觉得杜甫是“房党”,下令治罪,“交三司推问”,凶多吉少。

    幸而那天有人提醒皇上,杜甫的职务是“谏官”,专门用来提意见的。皇上就放过了他,但也不再信任杜甫。

    004 被贬流浪

    后来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到华州(今陕西渭南市下属)一看,什么也干不了,就带着家属到甘肃投靠一个远房亲戚,但在那里又过不下去,只得回来,到处寻找生机。

    杜甫在成都草堂住得比较长,后来又继续流浪。

    005 “杜甫地图”

    杜甫的祖籍是湖北襄阳,祖父已迁到河南巩县,因此一般说他是巩县人,但他的“心理家乡”,分布在中国很多地方。

    他流浪的地方多,线路长,构成了一幅饱含深情的“杜甫地图”。

    这个始终在战乱和饥饿中逃命的可怜流浪汉,居然是一个世界级的顶峰诗人。

    可是,他不可能向任何机构领取薪俸,只能找熟人接济,经常很多天都没有什么吃的,又患有严重的肺病、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后来耳朵也聋了,牙齿还掉了一半。770年冬天,他病死在洞庭湖的一条船上,终年58岁(看到这里真是泪目)。

    006 世界级顶峰诗人

    他为苍生大地投注了极大的关爱和同情。再小的村落,再穷的家庭,再苦的场面,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静静观看,细细倾听,长长叹息,默默流泪。他无钱无力,很难给予具体帮助,能给的帮助就是这些眼泪和随之而来的笔墨。

    用感同身受的苦难来抚摩大地苦难的诗人,杜甫堪称第一。

    希望,他的足迹能被今人用诗化的方式好好纪念。只要是杜甫写到过的地方,最好能立下一座座诗碑。

    多么希望,李白、杜甫的诗,从课本走向旷野,从诗集走向山水。

    这,也是对后代的一种美学唤醒。

    读余秋雨032以苦难抚摩苦难《中国文化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413以苦难抚摩苦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yw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