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碰到之前认识的一个姐姐,看起来超级年轻,很乐观漂亮,和我交流做自媒体。最开始我以为和我差不多大,结果她孩子都上大学了。她说孩子高考不错,又一直喜欢计算机,一定要读相关专业,所以她鼓励孩子报考沿海发达城市的学校,多去见识世面,并且一家人结合孩子的喜好和分数,参考了很多资料和相关人士的专业意见,给孩子分析志愿,还带孩子去了心仪的城市旅游,最终孩子去了那个城市的学校读了喜欢的专业。
我想起我自己,当年高考完之后什么都不懂,父母一门心思让我报考会计教师和医生,他们觉得女孩子就该读这些。而我的意愿并没有被看重的权力。最终按照父母的意愿去了自己不喜欢的学校读了个不喜欢的专业。
毕业之后去做了几年相关的工作之后特别煎熬,25岁那年改行,28岁被裁,如今30岁了,喜欢什么都不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如何养活自己。如果我能在学生时代就去尝试一下我喜欢的东西,那现在会不会过得轻松一些?当然这是个无意义的假设。
所以我真的蛮感概的,我想说个绝对点的观点,穷人家的孩子就是试错成本要高一些,这个穷不光是指物质条件,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匮乏。从小见过的世面有限,也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人生大事上无法做出最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择,真的会在未来的路上走得很辛苦。
而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除了能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也能在关键时刻给予理性指导,孩子走的路就会轻松很多。就算一步走错,也有父母兜底。
当然会有特列,但大部分就是这样的。
我自己就是那个从小没有得到任何父母帮我的人生做参考的孩子,他们只会说“你喜欢就好,以后不要怪我们就行”,如果事成了,他们会说“你看吧,幸好我支持你了”,如果事没成,他们就说“你自己作出来的,怪不到我们”。他们会时常把“儿孙自有儿孙福”挂在嘴边,但是一旦我有了和他们相反的想法,他们就会拿孝道打压我,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今年我30岁,这些年的每一步路,都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得到来自原生家庭的一点助力。和父母疏远的前几年,我过得异常痛苦,很没有安全感,直到最近这一两年,我才开始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完全独立起来,并把和父母隔绝当作自己成长的契机,重新养自己一遍。
虽然我30岁了,但我觉得现在我的叛逆期才刚刚开始,而我的人生也才刚刚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