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写点什么

作者: 南方散记 | 来源:发表于2023-10-02 13:39 被阅读0次

    十月写点什么?这还真是个问题,或者说并不好回答。关于写什么,除了长篇小说是可以确定的,其他的文字,都是在一念之间的偶发事迹。 我是一个不善计划的人,最怕定了计划,最后又计划赶不上变化,完全没按计划走,心中的挫败感反而更重。尤其是关于文字,更有所谓灵感之说,写什么是要讲点缘分的。

    纵观这将近九月的日更里,大部分是每日杂记,没有任何悬念,十月的文字,将继续以此为主。非专业写作,更非全职写作,无论是能力,还是时间,都不具备规划的能力。写某一个固定的主题,比如,有人专门写职场,对职场的人事规则、职场的晋升方法、职场的相处之道等等,总之围绕所有的职场问题,总能给你一个答案,解你一个疑惑,这种人的职场内功确实修炼到家了;有人专门写美食,对美食美味,无论是自己DIY,还是善于发现的,都能将最美味的食物写成美文,让你隔屏口水流一地;还有人写运动健身、写读书心得、写书评……很多很多,总之都会在某一专业领域进行深耕。

    我常常十分佩服这样的人,能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持续专研,把对这一领域的认知、理解与感悟说得那样细致又深刻,这类作者不仅是自律的,更是专注的。我理解,人的心通常是发散的,大多数人都是喜欢广泛涉猎,不断挑战新奇。对于我来说,最大的短板不在广泛,而在于肤浅。对任何事物和问题,浅尝而止,没有深入研究的想法,更不会刨根问底的了解透彻,如此一来,在文字的书写里,不具备深意,难免过于肤浅。

    再回到十月写什么上面来。《梁山的春天》这个长篇,是必须要坚持写下去的。它是我学着写小说的第一篇,虽然第二篇《逢场作戏》早已结束,但这个开篇最早,却迟迟未能结局的第一篇仍然是要继续并且必须完成的。昨天的更文中,我已经思考过它的结局问题,三十个章节,还不够八万字,离长篇的基本要求都还不够,以情节的发展,目前的梁山也还处在艰难起步的奋斗中。拿下文凭是第一步,成功并非偶然,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那后续的写作中,还得循序渐进,按照人物奋斗的历程去推进,根据小说创作要素,还得穿插些曲折与磨难,才能让小说本身更生动而富有看点一些,也才更能彰显出主人公的“春天”来之不易。主人公从一个最底层的农民工人,要逐渐成长为一个社会的精英与上层,谈何容易!

    也许,我还真不能急,慢慢写,将我心中的奋斗写进现实,而不是全靠命运的安排。我一直相信,所有的机遇,都是在准备之中,天下掉馅饼的时候不多,即使有,你也得正好在场才行,那么这就得有准备,而准备本身就是一种默默地付出。我决定不急于结束它,慢慢写,最终走势如何,听凭自然,而不似写《逢场作戏》的急切心思,为了完成而完成,想写的内容都没写进去,导致主题并不突出,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均过于平淡,结尾也是草草了事,既不显得留有悬念,也没有人生圆满,如果今后有能力,还想尝试修改一下,真正表达出想写的主题,但愿有那么一天。

    除了长篇,还得在十月里继续安排进去的非短篇故事莫属了。说实话,短篇创作其实是让我感受到最快乐的一件事。因为短,完成起来没有那么艰巨,也能很快看到成果,若是被伯乐推荐,还能赚取一点简贝收入,当然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虽然知道我自己的水平太一般,即使被推,也得不到太多贝,但贝的多少不重要,关键是有,这就是动力。我不靠这个发财,更不指着它生活,其实是无所谓的,可是如果有,何尝不是锦上添花呢?所以,创作短篇故事,应该说是我目前最愿意写的文字,只是苦于素材不多,写起来也不容易。九月底被伯乐推文的《和解》,是与朋友散步时无意间听来的真实故事。当时听到她讲述她父亲这辈子的活法,真的很震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把他写进了我的文字里。我的父母,一辈子勤勤恳恳,为了子女真是做牛做马都愿意,一心只为子女好。我真的想象不出那样的父亲。

    其实朋友还讲述了很多细节,我没有写进去,我都不相信有那样的父亲。朋友说,因为父亲的不归家,也不管家,家里靠着母亲支撑,一直是负债累累,直到她参加工作后才渐渐还完欠债。弟弟回老家办结婚宴时,父亲不管,也没钱管,她出面全面做安排,简单请了些必须请的客人,在镇上酒店订了几桌酒席,算是完成了一桩任务。在她去结账时,她发现多了两个晚上的客房费用,一问才知是父亲订的,说是记在酒席里,是自己女儿订的。回忆起这件事,朋友苦笑了一下,这就是我的父亲,没有钱,却会想尽办法玩,在外面打牌欠下的债,我也要替他还。我气愤地说,你不给他还,反正他对你们姐弟也没有尽到抚养职责。朋友笑了,算了,摊上了这样的父亲,也许就是我的命,他不管我,我不能不管他,以前我心里有恨,现在连恨也都慢慢没有了,好在现在他老了,也跑不动了,至少不用给他还钱了,给点钱供他吃喝还是没有问题的。我为自己的小心眼而难为情,朋友的心是宽阔的海洋,容下了不堪的父亲,她确实是优秀的。

    关于短篇故事的素材,还是有一些可以形成文字的。关于抑郁症,一直想写篇小故事,因为身边这样的案例太多,小到初中生孩子,大到成年父亲,都有。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病,尤其是一个孩子,天真烂漫的他们,就算有一些学习上的压力,真的会变成疾病的导火索?更令我想不明白的是,两个成年男人,与我同在一个单位上班,却都因为抑郁离开了工作单位,一个直接辞职回家,一个长病在家。都是有家室的人,有老婆孩子,却一直在家吃老本,作为妻子,该有多大的压力,孩子又会怎么想呢?也许生病这个理由是充分的。

    我没有轻易下笔,确实有些底气不足。我对抑郁这个病听得多,了解得少。我在心里不认同这是个病,也许是我的固执。我一直认为是日子过得太顺了,特别是那些成年人,生活过得太舒适,成长的路上得到的呵护太多,一旦在工作中稍有不顺,就无法承受,对一点逆耳的声音也听不进去,一点困难的事情就不愿意干,最后就只能是被边缘化,然后就不想上班了。回来,闭门不出成为一种常态。哪样工作不辛苦,哪个人生不委屈,吃不得一点工作的苦,受不得一点委屈,怎么可能呢?职场不是家庭,同事或者领导,没有人会在关心你的感受,这太正常不过了,你想获得父母般的关怀,那就只能回家去。长不大的成年人,其实很可怕。当然,我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可能对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无法感同身受。

    这让我想起一个观点,逆商。也许在对逆境的接纳上,确实需要再提升。从小以来,教育可能更注重对智商的培养,成年后,社会教会我们还得注重提升情商,仿佛这两商才是成功人生必备的能力。而关于逆商,却少有人看重。现在看来,这才是一条最重要生存能力。人们常用玻璃心来形容一个脆弱的人,一碰就碎,甚至没碰就自行开裂了,确实很形象。心若坚如磐石,就不怕任何打击,也轻易不会被伤害到。也许,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受到的挫折也会不同。对于一个从小一帆风顺的人,没有受过一点波折,长大后的耐压能力肯定会要小很多,出问题的概率相对也要高一些。

    除了这些,剩下的就只会是些日常流水账了。记录日常虽无多少文学性,但终归是一种生活的轨迹,无论过去多少年,只要记录还在,总能让人知道曾经有过那么一段记忆,至少在有生之年,还可以就着这些文字来一场回忆。虽没有温一壶酒煮月光的诗意,至少泡一壶茶来回味这些文字的心情是一定会有的。

    十月,一个值得期待的好时光。天气正式转凉了,但不至于冷。不冷,是我对天气的最低要求。对一个怕冷的人来说,到了冬天,如果没有暖气,手是怎么也不敢拿出来的,身子冻僵,思维也会跟着一起停滞。如此一来,写作就是更难的事了。把握当下,才是关键!到了冬天,日子就会封冻,所有的活动与足迹都会减少下来。储备好粮食过冬!

    期待美好的十月,收获香香的果实!

    (2023.10.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月写点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ds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