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7

作者: 淼MIAO_d7de | 来源:发表于2018-04-27 10:02 被阅读13次

    空巢青年的 “ 四壁 ” 突围

    当下形容青年有一个让人听了五味杂陈的词——“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的定义是:远离故乡、亲人,独居生活,缺乏感情寄托,缺少家庭生活,独自在大城市奋斗打拼,而大城市的繁华和生存压力让他们显得更加孤独。和“空巢老人”群体相比,有人觉得“空巢青年”群体显得有点作态,毕竟是年轻人,再不济也比垂暮的老人好些,在最能折腾的时候,惧何?

    毕业之后,没有任何背景和助力的我们,我们要独自面对迎接各自的生活挑战,还要舔舐那些命运砸向我们的猝不及防的疼痛。为了某种向往和寄托,很多年轻人选择远离家乡去往心仪的城市工作,又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活成了一个“空巢青年”的状态。下班后窄小封闭的生活空间常常让人想自言自语,手机、电脑,尽可能地用电子产品发出声音来掩盖人群后徒留“四壁”的寂寥。即使在觥筹交错的聚会里,空巢青年也容易突然放空,此刻的热闹和转眼过后的寂寥形成鲜明的对比容易让人不由地“多想”。

    上述话题说的有点沉重,我是半个新媒体工作者,每逢佳节,总是想用美好的词句把节日的热闹、祝福、团聚、快乐传达,为大家带去一些温暖和节日的隆重感,但事实上大部分的事情我都无法实现,比如佳节和亲友团聚,比如有仪式感地过好这一天,让它和其他平淡的日子不同,几乎所有的祝福都还是我还不能实现的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想而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我的室友偶尔一起吐槽调侃,虽然远隔天涯,却相互宽慰着毅然走着自己的路。也许和以前一样聊天,也算我们释放真我的一个排解方式。

    过去的回不去,现实的无法回避,未来的也不想将就,于是只能在一种尴尬的状态中寻求突破。

    特别喜欢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中写苏轼的一段,他将苏东坡黄州赤壁的经历概括为“苏东坡的突围”。乌台诗案后经历了牢狱、贬谪、流放,身体与精神的折磨让苏东坡走到了人生低谷,他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低迷消沉。但是苏轼就是苏轼,经过一次“夜饮东坡醒复醉”后“逃亡去世”的乌龙后,他好像顿悟了似的,变得积极接纳起来,于是没俸禄缺粮少食就东坡开荒,被官舍驱赶便筑建东坡雪堂,饮食淡而无味便发明东坡肉,没有职权便通过自己的个人影响力乐此不疲地管着各种“闲事”……综合运用他所有的资源去构建他的理想生活,这段人生中本暗淡煎熬的岁月,突围成功的苏东坡依然过得活色生香。期间他创作了《浪淘沙·大江东去》、前后《赤壁赋》等大量经典代表作品,形成豪放派风格。

    越来越多人成为“空巢青年”,空巢青年在各种压力下生活变得越来越沉默,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心灵的沉默比语言的沉默更可怕。目前空巢青年的状态就像被自己和生活围困在了“四壁”,正需要这种“突围”意识和勇气。喜欢就接纳享受,不喜欢便“突围”改变!

    表妹在广州工作,也是基本一个人呆着,经常给我发来一些生活的状态,常常聊聊分享她的生活,收拾装饰自己的房间,养鱼、种花、做菜、锻炼,分享她作为小女孩的开心喜悦和烦恼的小故事,让我觉得很是有生气。而我周末常出去走走,围绕西湖以及杭州的四季展开追逐,让她觉得很有趣。孤独虽给你寂寥,却也给了你大的自由空间做自己。

    我想大概就是这样,日子不会自己过得很精彩,甚至不会和其他的24个小时有所区别,只有不甘乏味的你想创造更多的激情。在孤寂的时间里,看书、运动、出游、摄影、看电影,做一切让你欢喜的事,愿你能不失热爱坦然享受一个人的孤独,也能拥抱人群,走进生气勃发的热闹里。当自己生活的小太阳,不敢保证每一天都是阳光明媚的状态,却也能不时给平淡的日子照进光亮。

    所以,空巢青年善待自己,拥抱孤独与美好用心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4-2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fblftx.html